析婚姻习俗与婚姻法的冲突与变通

1、对于无法以国家制定法替换的婚俗习惯,照顾、认可及变通立法
  中国有五十六的民族,其中就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的进程中,各个民族基于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原因,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婚俗习惯。这些婚俗习惯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婚姻家庭制度的形成,并作为当地人处理类似问题的准则保留下来。为了促进婚姻法在这些地区的施行,《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例如在法定结婚年龄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早婚习俗由来已久,突然改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又不能违背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很多民族自治地区便作出了变通规定,《西藏自治区实行<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法定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比我国婚姻法的法定年龄提早了两岁,这是出自于对西藏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考虑才做出的。另外在婚姻形式的认可方面,由于藏族地区早期存在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现象并一直延续的现在,所以变通条例第二条规定“废除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封建婚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这样一来既坚持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
  一般而言,传统婚俗习惯主要可以在法定结婚年龄、计划生育政策、婚姻家庭习俗等方面进行变通,但凡是与法律有严重抵触且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习俗,都不属于变通的范围。
2、加强农村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婚姻法》宣传力度
  在很多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这使得那里的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正是因为缺乏教育,人们接受不到正确的思想观念,以至于早婚早孕、多子多福这样的婚姻家庭观念始终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着主流地位,青年男女接受不到教育,早早的便承担起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可见,要想改变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接受正确思想的熏陶,让这些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意识到原本思想的错误。
  另外,一直顽固存在于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正确的婚俗观念同《婚姻法》的规定是一个矛盾体,二者是此消彼长的。也正是由于在这些地区《婚姻法》的宣传力度不够,才使得早婚早孕、多子多福这样类似的观念一直深深的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如果宣传工作做到位了,那么法律的规定就会在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落后的传统观念就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提高《婚姻法》的宣传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充分的了解《婚姻法》的规定,意识到传统落后思想的危害。
  3、构建民间协调平台,由当地有声望的人参与协调,推动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传统婚俗习惯与法律法规,一个旧一个新、一个约定俗成一个强制规定,二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而构建一个民间的协调平台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建一座桥梁,实现国家立法与传统习惯的沟通。
  村民自治组织是每一个村子都会设立的,村民委员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在对农村基层的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传统婚俗习惯与法律规定发生冲突,守旧的人们或许会坚持遵守传统习惯,或许会对法律的规定极度的不理解,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协调平台了。在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声望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东西,往往有声望的人说出来的话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所以吸收这些人参与民间协调平台,也就可以提高协调平台的说服力和公信力,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自然也是事半功倍了。
  法制社会对于法律的实施是必须始终如一的进行的,同时传统婚俗对于人们的影响依旧是长期的,冲突始终存在,正确的化解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明智的立法不应将法律与传统完全割断,不应割断与自己民族历史的联系。[3] 中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对于保护婚姻双方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当今法律的发展只会前进,不会后退,而且法律文明对于社会有的也只是推动作用。我们作为公民,首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这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其次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对传统婚俗的尊重。只有每个人都认真遵守法律,社会才会稳定,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国家才会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falv/235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2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20日

相关推荐

  • 【法律论文】试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摘要: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 涉私募基金刑事案件法律问题研究

    一、 我国私募基金概述(一)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总体概况1、私募基金的概念 我国“私募基金”一词 无法在英文词典及法典中找到。所以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一词,应该是属于中…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论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以吴英案为例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融资需求旺盛,现有的信贷渠道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这种现象催发了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壮大,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民事纠纷与刑事案件。本文从著名的吴英案作为切入点,…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关于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制度构建研究

    一、巨灾风险以及我国巨灾风险的现状 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购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规范政府采购内容、程序、制度,加强政府采购法律监管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市…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夫妻共同遗嘱制度在我国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夫妻共同遗嘱纠纷案例相继出现,然而,夫妻共同遗嘱利弊共存,使得理论和实务界学者对夫妻共同遗嘱的认识莫衷一是,因此共同遗嘱的法律效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使养老保险受益人数急剧增多,给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的界定、老龄化…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对我国民诉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的几点思考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2012年新修的《民事诉讼法》中新增条文,首次被明文化、法定化,自然也是引发了很多关于此项原则的研究。诚实信用原则原来是民事实体法领域内的“帝王条款”,此次…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5日
  •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第二节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一、知情权的内涵与权利属性 (一)知情权的内涵知情权一词渊源于西方,来自于英文的“right to know”。这一概念早在1789年法…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法律论文】我国酒后代驾行为的法律规制

    摘要:现如今,酒后代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一项问题,由于现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使得司法工作很难取得相应的依据。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这一现行进行分析,并深入剖析了我国现行…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