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事行政监察创新举措/民事行政监察前瞻性研究

【摘要】民事行政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托于民事诉讼法,而展开的针对民事行为进行监察的制度,是监察机关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职权之一。在当今民事诉讼法刚刚得到改革推行的新阶段,本文从分析新民事诉讼法出发,探究如何依托新民事诉讼法而创新行政监察的举措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民事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也能够促进国家依法治国策略的施行,更能适应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民诉法;民事行政监察;创新举措
前言
   目前,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是1991年制定并在2007年经过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环境的多元变化,以及民事行政监察行为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民诉法已经逐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修订民诉法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需求。与此相对,当新民诉法得到推行,如何推进民事行政监察举措的创新,以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也迫在眉睫。
新民诉法改革举措
   新民诉法在认真研究代表议案、总结民事行政监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1扩大协议管辖范围,保护群体性利益
   新民诉法大大扩展了协议管辖适用的范围,强化了法律监督,增加了监督方式,这种监督范围的扩大在客观上给民事活动的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权,尊重自治。因此,新民事诉讼法完善了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对于充分发挥民事行政调解作用,尽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当地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2规范代理人与审判人员行为,保证公平、公正
   新民讼法完善了起诉和受理程序以及当事人举证制度,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对进一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进一步完善民事行政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监察过程的公平正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法律和科技与时俱进
   新民讼法完善了简易程序,对提高民事行政监察效率、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新民讼法将电子数据列入证据类型的举措,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是新民诉法与时俱进的表现。
民事行政监察创新举措
   随着新民诉法的完善和推行,如何督促人们的学习,推进民事行政监察制度的创新,以及提高人们对新民诉法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则成为重中之重。
3.1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行政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衣食住行、上学就业、天灾人祸、生病养老送终等等问题纷至沓来,哪个方面有困难,都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民事纠纷。此外,还有诸多公共问题,如目前最热的话题PM2.5、食品药品安全等,都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公开、公平、公正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民事行政监察人员更不能凭借其地位、权力和影响来弄虚作假,而应该依法执法,从严执法,依托新民诉法维护民事诉讼行为的公平和公正。而掌握公共权力、担负民事行政监察职责的部门,也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反思工作中是否违背了公平正义。
   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行政,既依靠社会成员的自律与自觉,更依赖于民事行政监察部门的行为和示范。促进民事行政监察制度的创新,能最大限度地制止有损公平正义的事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事行政监察部门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既是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要,更是激发全体国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凝聚国家综合国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3.2增加民事行政监察的公益性
   几十年来,公益诉讼一直是为社会各界所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铁路票价调整案、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案、电费实行阶梯收费听证会等。在民事行政监察领域中,公益诉讼重在维护社会公共的利益,并没有直接损害到原告的利益,因而公益诉讼案件与起诉人自己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正因为公益诉讼涉及到的是社会公共的利益,个人在诉讼中承担相关责任的能力是有限的,故而个人提起公益诉讼的积极性也就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新民诉法中提出的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机关、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组织对于推动公益诉讼也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促进公益诉讼程序的完善和推行,必然需要民事行政监察机构的维护和保障。
   民事行政监察方面的公益诉讼的产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民事行政监察部门必须要利用新民诉法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避免出现政府力量和市场占有者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民事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促进现有的民事行政体制的改变,增加民事行政监察行为的公益性,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3.3提高民事行政监察的科技水平
   面对当前社会中日益复杂的民事纠纷案件,新的形势对民事行政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民诉法的修改对民事行政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察机关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因此,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事行政监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地总结经验,时刻抓紧队伍的廉政建设,大力推进民事行政监察工作在思想理念、运作机制、执法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切实提高民事行政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已成为当前民事行政监察工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面对新民诉法的推行,加快民事行政人员对新民诉法中的创新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贯彻执行新民诉法,进一步深化民事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语
   新世纪以来,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托新民诉法的推行,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作为民事行政监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实施民事行政监察的工作,切实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民事诉讼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实现政府的施政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因此,促进民事行政体制的创新,有助于统筹兼顾,完善党和国家民事行政的监察体系;有助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民事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的民事调解职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falv/220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关于民事诉讼的主体研究

    一 何为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法中,它是相对于个人利益诉讼概念而言的。罗马法基于传统的公私法二元划分理念,认为公益诉讼相对于保护私人权益的私益诉讼行为来说,…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我国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完善

    社区矫正最早出现于英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社区矫正伴随西方社会化行刑、刑罚非监禁化潮流应运而生,并因其节约司法资源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发展。社区矫正指将罪犯交由社区监管并…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浅析农民法律意识的保障及提升对策

    摘要:伴随着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大量的农村富余的劳动力都迅速涌入城市就职、工作,农民朴实的性格和诚恳的态度为很多著名的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但是,他们背井离乡、任劳任怨为…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9日
  • 物业小区管理规约的法律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住房制度也不断进行了改革,并逐步进入了商品化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中住宅产权的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房子不再是…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强迫交易罪的客观行为研究

    引 言 强迫交易罪在刑法是1997年《刑法》修订以前,对强迫交易行为多是以投机倒把罪、流氓罪等定罪处罚。各国在不同时期也对强迫交易的行为都作出了规定,如俄罗斯刑法典规定了强制订立契…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1日
  • 【法律论文】住宅小区停车位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家庭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城市住宅小区停车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停车位纠纷成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案件中热点、难点问题。…

    法律论文 2014年12月29日
  • 【法律论文】过失的共同犯罪的法律研究

    摘要:作为刑事法律独有的概念,共同犯罪无疑是刑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交通肇事罪共犯问题,引出我国过失的共同犯罪理论,分析过失的共同犯罪的理论与立法现状…

    法律论文 2015年1月5日
  • 【法学论文】法院特约监督员制度初探

    摘要:特约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法院强化司法权监督的重要创新,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价值导向下,优化制度安排,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法院 特约监督员制度…

    法律论文 2015年8月31日
  • 拐卖儿童罪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拐卖儿童的现象古今中外皆有,这一行为有其自身的衍生发展过程,从过去被视为合法行为公开买卖儿童到现在将其作为刑事犯罪处理,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国际社会和我国拐卖儿童的现状均不容…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法律论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法律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一些地区由于饮用水源污染引发的各类疾病明显上升,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些地区农村环保信访量不断增加,由于水源污染引发的群体…

    法律论文 2015年1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