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淄博概况
(一)淄博概述
淄博市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山东省的中部,中国华北平原的东部。淄博的南面靠近泰沂山麓,北面濒临九曲黄河,西面与省会城市济南相连,东接潍坊、青岛,属于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具有地方立法权。辖淄川、张店、临淄、周村、博山5个区,沂源、高青、桓台3个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文昌湖旅游度假区。
(二)历史文化
淄博拥有悠久的历史,齐文化就是在淄博这个地方最先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淄博当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名至实归。临淄作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国故都,拥有最早在齐国兴起的蹴鞠运动,临淄也就因此而成为了世界足球的起源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淄博曾出过许多名著,例如《齐民要术》——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齐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齐桓公、姜太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
(三)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可能会因此受阻。而淄博丰富的自然资源则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 水资源。水的供给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则是大气降水。淄博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12.02亿立方米左右,拥有地下水资源量约9.45亿立方米。
2. 土地资源。按照土地使用的功能来分类,土地大致可以分为农用地,商住地和工业地三大类。淄博全市的总土地面积为5965平方公里,其中包含5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壤面积,土地利用率达78.47%。2006年,淄博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土地合理运动的工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规范土地的使用标准。
3. 生物资源。淄博的生态环境中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有151科微生物,共618种;植物1645种,156科;动物1490种,308科。在这些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中,极具价值的有30多种食用菌,218种农作物,778种药材植物,421种木本植物,415种饲草植物以及102种水生动植物,86个品种的家畜禽类,240多个品种的野生动物,病虫和天敌资源2165种。众多品种的生物资源在淄博市的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的自动调节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4. 矿产资源。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其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在已发现的53种矿产中,已探明储量并开发利用的有22种。主要包括了煤、铁、铝矾土、耐火黏土、石灰岩、陶瓷土、重晶石、石类等矿藏和多种稀有贵重金属如铝、钴、金、银等。许多矿产在全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淄博的储量占全省储量近一半以上,如铝矾土占全省总量的90%。
5. 能源资源。淄博的高青油田、金家油田和高青县的花沟气田具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有7套含油层系,14个含油断块,总面积有10.5平方公里,石油储量高达1469万吨。金家油田有5个含油层,总厚度10米到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公里,埋深200米到1100米,有3171万吨储量。
(四)自然环境
1.地质。“淄博向斜”名称的由来是淄博所处的华北地台鲁西台北斜鲁中隆断区的北缘的一向斜构造。该构造的特征是褶皱平缓舒展而不甚发育。除了较高一级的“淄博向斜”之外,有次级小型褶皱与“淄博向斜”相伴生。区内张性正断层的构造最为法语,纵横切割。多起活动的岩浆岩石分布面广,主要有昆仑辉长岩体和金岭闪长岩杂岩体这两种。
2.地形。淄博的地势南高北低,南北的落差有千余米。南部还有东西两面山峦起伏连绵,中部低陷,向北面倾伏。若以胶济铁路为南北分界,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有黄河、小清河流经;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达。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河流发源于淄博。
(五)人口民族
1.人口。截至2011年底,淄博全市总人口有4238266人,比2010年增加14674人。其中有2117021名男性,2121245名女性,性别比为99.8∶100。全年人口净迁入4882人,机械增长率1.15‰。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31872人,人口出生率为7.54‰;死亡25159人,死亡率为5.95‰,人口自然增长671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9‰。
2.民族。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dili/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