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论文】唐代瓷窑分布的历史地理分析

摘要:唐代文化繁盛,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对鼎盛的状态,而瓷窑亦不例外。本文结合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简略介绍了唐代瓷窑的空间分布和影响,以及致使某一瓷窑产生发展或衰落的历史地理条件。

关键词:唐代瓷窑 空间分布

一、前言: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目前为止研究唐代瓷窑多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研究,而学术界目前就历史地理视野下的瓷窑研究较少,笔者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简略分析唐代瓷窑的空间分布关系。并准备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人类演化及其创造各种器物性质、特征及与之相关文化环境、遗迹遗址演化规律科学,为一门自然、人文和技术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考古既要准确鉴定器物、遗迹遗址性质,则必须弄清它们所在地理环境。只有把考古对象放在当时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判断其发生背景,认定其性质和特征,并作出科学合理解释。而复原这个地理环境,恰是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基于此,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形成密不可分相邻学科关系。

   “地理环境,以极其强烈的强度影响着社会关系的性质”。[ 《普列汉诺夫全集》第七卷,186页。]众所周知,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然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从而许多种文化的差异,究其来源最早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的。这样说来,地理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地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因此,民间的创造物就具备了不同特性。

   本文选定唐朝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窑址进行分析,探讨地理空间与制瓷业的关系。
   

唐代制瓷业概况及瓷窑的分布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手工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陶瓷器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愈受到普遍喜爱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商业贸易、中外友好交往中,瓷器已成为大宗商品或馈赠礼品。唐代的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阶段。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当时全国各地烧造瓷器的瓷窑作坊蓬勃兴起,历经调查发掘,呈现的瓷窑遗址在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十余个省份都有分布,烧造地域和生产规模均不断扩大,制瓷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器物造型和装饰艺术也独具匠心。因次,唐代时期的制瓷工业快速发展繁荣且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基本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的封建经济。

   唐代瓷器品种多样,质量提高,充分显示出了瓷器烧制工艺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从瓷窑遗址调查发掘标本与陵墓出土的瓷器看,唐代瓷器品种达十余种之多。主要有青瓷、白瓷两种,其次有黑釉、酱褐釉、茶叶末釉、釉下彩、加彩、彩绘、金彩、花釉以及搅胎瓷器等。

   从瓷窑的分布区域与数量上看,隋代以前瓷窑作坊仅分布于浙江、河南等地,已知者总计约有二十余处,而唐代瓷窑已知者达五十余处,比隋代以前瓷窑总数增加一倍多。[ 卢建国:论唐代制瓷业的大发展]隋代以前制瓷业的空白地区,诸如陕西、山西、江西、安徽、两广、以及东北地域,也纷纷兴起制瓷窑场,瓷器手工业生产遍及全国各地。烧制青瓷的窑场,主要分布龄长江下游南岸,尤以浙江绍兴、上虞、余姚、鄞县一带颇为密集,形成星罗棋布的窑群,从而形成了越窑体系。白瓷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如河北临城、曲阳,河南巩县、登封、密县,山西浑源、平定,陕西铜川黄堡镇、玉华宫等;并以临城邢窑为典型代表,形成白瓷体系。黑釉、酱褐釉、茶叶末釉瓷器,各地瓷窑均有烧制,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但数量以北方居多,淮河流域的寿州窑比较流行。而黑釉瓷器的烧制,更以河南巩县、陕西黄堡镇为上佳。釉下彩、加彩、彩绘、金彩、搅胎等瓷器品种,是伴随制瓷业的大发展而创烧的新品种,是陶瓷工匠们在工艺技术、装饰艺术方面的重大创举和突破,从此开拓了瓷器生产的新途径。烧制这些新品种的窑场,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就是湖南的长沙窑和四川的邛窑。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dili/5903.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地理论文】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21世纪,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环境保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各种现代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将地理信息…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 【地理论文】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现代林业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在林业中得到应用,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地理…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地理论文】浅析加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地区的发展,必须依托自然生态的建设,对于贵州来说,因为当地地理因素的制约,贵州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还很大。在…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地理论文】浅谈地理信息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发展速度。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兴行业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测绘工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测绘…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地理论文】浅谈淄博市的地理自然资源

    一.淄博概况 (一)淄博概述 淄博市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山东省的中部,中国华北平原的东部。淄博的南面靠近泰沂山麓,北面濒临九曲黄河,西面与省会城市济南相连,东接潍坊、青岛,属于山东半…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地理论文】开启初中地理教学的驱动力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以课前、课堂中、课后为线索全方位开启每个学生个体的前驱,课前学生个人前置性学习;开启学生与学生间的内驱,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开启学生与…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13日
  • 试析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图腾图案的特点

    摘要:黔东南苗族服饰被誉为“苗族服饰的博物馆”,本文以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图腾图案的特点入手,对图腾图案的特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黔东南 苗族服饰 图腾图案 特点一苗族服饰的概述 苗族…

    地理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地理小论文】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摘要】 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了清溪镇的林业用地、树种组成、活立木蓄积、林种结构、森林林分各龄组面积等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状况,并针对其资源特点和存…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20日
  • 国内外文化旅游比较研究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可以依托旅游发展实现其产品的市场化并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而提高其文化含量,丰富游览内容,提升产业素质,最终融合形…

    地理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地理小论文】福州市古园林文化初探

    摘要: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荟萃的社会环境蕴育下产生了大量的独具特色的福州古园林,,以三坊七巷中的私家园林最有代表性。本文从园林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两个方面,对福州市古园林文化…

    地理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