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多元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探讨道德内化在学校德育中的现代价值。
关键字:道德内化;大学生道德现状;现代价值
一、 道德内化的基本内涵
内化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杜克海姆等人提出, 其基本意义就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 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内化是使某种外界的样式, 如外部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交往形式、实践价值等转化为个体内在的精神素质, 并使关于外部世界的内在表象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所谓道德内化,就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转化为自身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做出道德行为。
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一)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已成明显的多元态势,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淡漠,而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排序是“自我奋斗”、“金钱”、“科学”、“权利”,其他的远远靠后。
(二)道德选择的两难带来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道德伦理教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来舆论一致、道德标准统一的状况受到冲击,市场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原则,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两个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相矛盾,使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理想选择时产生困惑。
(三)道德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较差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的敞开,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在剧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自律能力确有滑坡之处。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与社会分离开来,重视对社会的索取,轻视对社会的奉献。“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这些失落之处,是不容忽视的。
三、 道德内化的价值
(一)道德内化是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事实上,社会认同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个体通过已经形成的认知标准、情感偏好等评价体系,使处于群体当中的自己或他人,在思想上拥有共同的价值和特征,并以这种共同的价值和特征获取归属感,这种情感上、心理上的归属过程即是社会认同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社会认同程度越高,道德内化实现的进度就越快。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不断提高道德主体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人心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秩序的形成。
那么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西方价值观日益渗透,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道德内化对大学生社会认同感的形成又起着什么作用呢?
1.道德内化对社会认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支配作用
道德内化的前提条件是道德主体自觉地遵守外在的道德法则和内心的道德律令。在这一过程中,自觉性是前提和基础,起着关键性的支配作用。道德内化规律对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起着支配作用,而这一支配作用又是以主体的主观意识为前提的。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执行分为两种形式:被动服从和自觉认同。被动服从是靠权威性的强制力量规约道德主体行为,而自觉认同是在道德主体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之后,自觉、自愿地遵守规范的行为。道德内化实际上就是社会认同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其在不断调适系统和导向系统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主观意识,进而支配着其它系统参照本系统运行规律而运行。
2.道德内化为社会认同机制形成提供广泛而持久的内在支撑
道德内化以先进的法则体系为基础,在满足多数人利益诉求的同时,求同存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共识。将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归类的范畴化过程是人类存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即使是儿童,也在很小的年纪就会使用范畴化策略。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认同形成的基础,其表现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性的关系。在这种共同性之下,人自觉地融入到提高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并且这种过程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广泛而持久的思想认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思想认同不仅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因素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意识和方向,具有较强的内驱力,为认同机制的形成提供持久的内在支撑。
(二)道德内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枢纽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分为显性道德和隐性道德两种。显性道德是指处于社会生活中规约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道德法则等;隐性道德是指道德主体为自己设置的内心必须遵循的道德律令。显性道德是道德的他律形式,隐性道德是道德的自律形式。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乏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则,但是,这些行为规范、道德伦理、道德法则等显性道德是无法自动转化为隐性道德的,也就是说道德的他律形式是无法自动转化为自律形式的。要使他律转化为自律,必须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道德内化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冲动,进而通过不断地影响内心信念,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偏好于积极正确的道德选择。
道德内化是一种特殊的内化形式,它是道德主体通过实行自我心理控制,自觉地履行道德法则所规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进而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主体活动。道德规范是静态的,必须靠外在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规范的终极意义。而道德内化是动态的,只有将道德规范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转化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才能真正实现道德规范预设的目的。道德内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如何确证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和主体的自我意识相统一的过程, 因此, 就不可能是一个主体被动地接受外在性规范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主体本身的内在要求和潜能与外部影响交互作用, 以实现自我道德本质充分发展的过程, 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价值目标融合于主体意识, 并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身心组织即品德的过程。没有道德的内化, 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只能停留在他律的层面。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要实现其价值性, 成为有实效的东西, 要变为实际的道德风尚, 就只有通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以及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 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 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 把外部社会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
总而言之,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的过程。道德内化是他律走向自律的枢纽。
(三)道德内化是决定道德发展方向的关键
道德内化并不总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而是在从平衡到失衡, 从再平衡到再失衡的过程中进行的。一般来说, 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 倘若外部的道德信息与个体已有的道德图式相匹配, 个体对外来道德信息所内含的意义可以顺利理解和接受, 道德内化就处于平衡状态。但是, 外来的道德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从而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图式所接受的外来道德信息的刺激也是连续不断的。当外来的道德信息与个体已有的道德图式不相匹配时, 就会发生冲突, 从而使道德内化处于失衡状态。失衡是危险的。“危险”则一般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危机, 二是机会。一般来说,失衡总是能是道德内化获得一种发展的机会, 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 接受新的道德要求, 采择新的道德观点, 改变旧有的道德图式内容, 从而向高一阶段发展。当然, 失衡也有可能使之失去发展的机会, 无法解决面临的冲突, 反对正确的、新的道德要求, 曲解道德的意义, 从而固守甚至退到更加落后的阶段。生活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中国大学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相互冲突的,包括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冲突等。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新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经历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环节,当他们对纷至沓来的道德信息进行合理的接收、理解、加工时,就能化解冲突,从而为他们的道德升华提供契机;反之,将导致道德观念模糊,甚至道德滑坡。
总之,在当前文化变迁、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忽视道德内化的重要性, 学校道德教育就只能低效徘徊,难以回应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辽宁.社会认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J].思想政治教育,2009,(11).
[2]彭伯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3]胡林英.道德内化图式与内化过程辨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4]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顾海根.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2).
[6]吴发科.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2,(1).
[7]王敬华.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J].齐鲁学刊,2009,(3).
[8]周营军.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deyu/1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