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趋势,应当是经典的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的并存。“鞭杆舞”是最能代表先秦文化的民间艺术之一。秦州鞭杆舞作为陇右地区璀璨耀眼的一块奇葩,其历史久远,内涵独特,是融合武术与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与现实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契合,它对于考究先秦社会背景与传承发展原生态舞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 民族舞蹈 鞭杆舞 传承 发展
引言
“艺术来源于民间”,也就是原生态文化。原生态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一个奠基石作用,原生态舞蹈的保留使得民族民间舞的素材更加丰富,表演形式更加多样,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后续发展。原生态舞蹈与民族民间舞蹈的保留、传承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陇右地区是一块文化的沃土,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陇右先民所创造的陇右文化。鞭杆舞为陇右地区璀璨耀眼的一块奇葩。2008年6月,它被列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鞭杆舞是祖先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鞭杆舞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让人们领悟到远古时期原始艺术之美,是人们研究秦文化的活化石。鞭杆舞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不仅对挖掘先秦人们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承载着秦人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活动。先民经提炼、加工、创造而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色,完整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表演手法,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体系,具有中国传统舞蹈传统的经典性、概括性、规范性。然而现实生活、鞭杆舞处于若有若无、至于旁侧的尴尬境界,它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需要世人的高度重视。因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宜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挖掘鞭杆舞的内涵中外延,然后加以保护和利用。
一.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的并存
1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的考究.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就是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本身含有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反过来说,民间舞蹈是由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民族舞蹈。民间舞蹈与民族舞蹈并不是两个毫不相连的个体。正相反,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民族舞蹈是民间舞蹈众多分支中的一个,两者的含义虽不相同,但却同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56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交织出以自己各个地区不同的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孕育出多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并由广大人民群众来传承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是舞蹈界中的一颗“活化石”。[1]
原生态舞蹈在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根据多数人的认识将其理解为:是采用最原初的民族舞蹈元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元素组合,舞蹈所用的各种器材、服装采取各民族着装的生活原型乃至原物,主要的表现者是具有这种风俗习惯的本土的生活者。它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最初形态,它并非为了表演,而是出于对生活喜怒哀乐的一种本能的表达,是最古朴的舞蹈,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但跟着时代的演变舞蹈逐渐走向世俗化、娱乐化和艺术化。所以当代的民族民间舞蹈并不是纯粹、原始的原生态舞蹈,它只能说是民族舞的雏形,是舞蹈编导深入少民族地区采风,挖掘出来当地原生态舞蹈进行加工,提炼和二度创作后形成现在的成品民族舞蹈。
原生态舞蹈就是平易近族平易近间舞蹈。它不是一种舞蹈简单的动作、形式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的呈现体例。例如,少数平易近族糊口、节日中祭天、祭神、婚丧嫁娶所跳的分歧风尚的舞蹈。像藏族的“锅庄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彝族的“烟盒舞”、纳西族的“东巴舞”等等。原生态舞蹈注重舞蹈自己的原赋性,即并非为了表演、为了在特定的舞台上以取悦受众为目的而酬报创编的舞蹈。它要有必然的历史渊源,具有必然的社会糊口内容,其典礼性的寄义已经成为当地居平易近糊口的一部门。其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光鲜的地域平易近族特色,并具有必然的远古寄义。
2.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的本质分析
原生态舞蹈应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传承的民间舞蹈。目前的民间舞蹈应称为“剧场民间舞蹈”。它是由现当代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下所产生的。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舞蹈具有浓郁的农民文化特征,本色、直白、鲜活、朴实、喜逗乐、少格局,并且渗透着较强的族群意识和来自生命本体的感召力,与剧场民间舞蹈存在文化性质上的差别。下面从简要的三点进行舞蹈本质的理性观照:
⑴ 从舞蹈构成的物质基础人体着眼。原生态舞蹈在体态上习惯于使身体处于平素的自然状态,这一点,从许多采风录像和实地民众的舞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而剧场民间舞,舞蹈的物质基础储备精良,舞者无一例外地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表演时其身体随时处在一种规定状态。
⑵ 从舞蹈的本体动作形态审视。原生态舞蹈其动作姿态相对随意,表演中尽管也有一些相应的要求甚至固有的规定,但原生态舞蹈毕竟不受太多的约束,自由度较大,即兴性较强。而剧场民间舞则是将某一民族、某一地区舞蹈的风格性因素(包括动作、体势、形态、韵律)提取出来进行改造发展—或留其形、扬其神,或变其形、存其神,招招式式都要求规范化。因此,与原生态舞蹈相比,剧场民间舞是对原生态舞蹈动作形态的抽象变形和风格韵律的极致性强化。
⑶ 从舞蹈的功能和目的剖析。原生态武大是各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原生态舞蹈对于老百姓来说,主要是一种娱乐手段,一种自发的活动和宣泄方式。因此原生态舞蹈中单纯的情感释放或插科打浑的内容占多数,舞蹈所表现的也多是民众日常生活所闻所见,浅显明白,接近人民。此外,原生态舞蹈在迎神赛社活动中,担负着迎神祭神的任务,成为民间祭礼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剧场民间舞除了其非功利的审美属性外,与原生态民间舞还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剧场民间舞必须反映现实,反映时代精神,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文化象征,这便决定了它与原生态舞蹈的本质区别——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和高层次的艺术创造。因此,它提倡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涉及到对不同舞种和创作手法的借鉴,文化内涵的挖掘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环境、族类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了解、学习与研究。
3.民族民间舞蹈的人文内涵
在原始社会中,舞蹈最初的产生源于一种生命的冲动,是生存的欲望和力量。人类的这些最原始、最自然的思维活动,使舞蹈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和延续。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民间舞蹈一直在不同部族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对丰收的祈求,对神的膜拜,庆祝胜利等等。这种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中始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文化背景,因而出现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西南地区广泛流传的“芦笙舞”,可与女娲教男女自行婚配、生儿育女。壮族的《纸马舞》源于壮族女子保家卫国,毅然为国捐躯的历史真实。壮族的“纸马舞”,源于壮族女子保家卫国,毅然为国捐躯的历史真实。景颇族的“丧事舞”,是以歌舞慰藉死者亡灵及其家属的风俗活动。诸如此类在千百年中积淀而成的彼此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必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不同部族的舞蹈。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价值总是透过的其肢体语言的表层形态,去揭示或表达那一个个族群整体深层的人文内涵,从而展现出人类不屈的生命历程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就是向世人昭示了该民族存在的价值。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要达到与时代同步的发展和创新,其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先踏踏实实地深入生活,恭恭敬敬地向民间艺人学习。只有真正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本质特征,感悟到民族民间舞蹈中饱含的人文精神内涵,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创新。
可见,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家,要无愧于民族和时代地去承担起发展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重任,不仅应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及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知识是创新的动力,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舞蹈编导家也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舞蹈编导还应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知识化、学者化的艺术家。只有这种时代所需的知识化、学者化的艺术家,才能真正承担得起发展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任
4.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鲁滨指出: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首要保护的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因为在“原生态”最大含量的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只有保护好“原生态”,我们才有可能再去谈到发展。[2] 做好保护我国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工作,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文化意义。首先,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各具特色。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国各民族还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社会发展的状况极不平衡。所以,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不仅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且,也呈现出文化进化论者所言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此外,由于各民族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传承的历史文化有异,无疑也呈现出不同文化生态的特征。而这些特色、特征、特点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形成且延绵流传至今,可以说,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所以,在文化史上就有重要的价值。其次,保护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对保持我国民族舞蹈文化多样性有重大的意义。尤其在今后,信息畅通,交流频繁的国际大环境中,各国、各民族的舞蹈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在此意义上,本人赞同“越有民族性,就越有国际性”的观点。而要长此以往地保持民族特色,保护我国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至关重要,因为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是我们加工次生态民间舞蹈、创作次次生态民间舞蹈的根,我们应该把根留住。第二、经济意义。如前所述,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各具特色,所以,将成为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其实,这一点已在云南等省份有所体现。每年到云南等省观光的旅客络绎不绝,这都缘自文化的丰富多彩,其中,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吸引力不可低估。也就是说,我们对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只作为展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去操作,还需将它作为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去把握,这样,就能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也就是让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焕发青春,重铸辉煌,“老有新为”。第三、基础意义。各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均植根于民众之中,与各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也因此在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均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民众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创造出了多种功能、多种形式的舞蹈形态。所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多样的舞蹈形式,也就为我们继承、发展民族舞蹈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就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言,要发展就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发展。而要继承,如果没有可继承的东西,又谈何继承和发展。由此而言,原生态民间舞蹈是我们今后继承传统,以至于发展有本民族特色的当今舞蹈文化的实实在在的前提条件。
二. 鞭杆舞的考究
1.鞭杆舞的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经济一体化现代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空前规模的人流物,质和市场经济文化遗产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从而也使保护工作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紧追,全国各省催生了对本区域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关注,于是“文化热”为基础,以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为主导的地域文化研究勃然兴起。[5]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方兴未艾,大有成为“显学”之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鞭杆舞的传承人都已年逾古稀,新的传承人断档,这些老人应当是我们进行录像访谈及传承新人的主要对象,是给予我们保护和抢救遗产的最后机会,否之,我们将会犯下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错误,[6]一旦鞭杆舞消亡,就意味着民族个性和特征的消亡。
2.鞭杆舞的起源
秦州鞭杆舞又称鞭子舞,是古代秦州区域内最为原始、最为古老的民间歌舞之一。约在3000年前,鞭杆舞是秦人长期放牧的过程中,拿着鞭杆驱赶马匹,口中喊着牧歌,经过民间演化与利用,最后发展成为以一种民间舞蹈。舞蹈动作以养马时的放牧动作和一部分武术动作作为基础融合而成的。据记载,西汉时,太仆寺辖有六牧师苑,分布于北地、西河两郡,又在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设有牧苑36所,由官奴婢3万人专养马30万匹[3],秦汉时期陇右地区是国家的养马基地,故“凉州之畜天下晓”,北魏“马至二百万”[4],这说明陇右牧业空前兴盛,马匹之多。当时,牧马者须带器械来驱赶马群,长的器械未能达到驱赶功效,经过长期的尝试,短的鞭杆对驱赶马群效果成卓。同时我们可以推测先人牧马的情景,在驱赶马群时,牧马者后面的马匹对牧马有冲击,为了安全,短的鞭杆
可以击打后面的马匹,以免自身伤害,同时鞭杆起到马鞭作用,用来驱赶自己所骑马匹和自己两侧的马匹。因身体的特殊要求,牧马者多数都是男子,且有健康的体魄,方能担受牧马者的角色。
马背上的这种鞭杆舞文化便在陆地上潜移默化的形成,以传承与发展。鞭杆舞驱赶马匹的动作必具有武术之势,具备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特点民间舞蹈。
3.鞭杆舞的表演特性
鞭杆舞表演时,通常是以4人一组,有时32人或64人组成,32和64人表示伏羲八卦的自然和谐精神与天地合一之美。大小阵势随场地大小人数多少,组成的大小方队,随音乐同时舞蹈,步伐整齐。舞者分为男女角色,动作协调。鞭杆舞扮演者,多以男性为主,女性往往充当配角,而且动作简单。旁边则有二胡、笛子、鼓、琵琶、钟、萧、磁铃、云锣等伴奏,有专人负责伴唱助兴。演员根据鼓点伴奏的节拍,变换队形,有时手脚并用,时方时圆,或蹲或跃。舞姿主要模仿的是牧马,赛马的动作,而舞步和音乐则体现团结向上、富有凝聚力的品质。舞蹈动作负责多变,它需要舞者有强壮的体力和良好的武术基础,才能变现出鞭杆舞的彪悍、刚烈和粗犷之风格。鞭杆的一端上系有红花,红花代表喜气、祥和;另一端镶有铜铃,主要用于表演时节奏的掌握,表演者右手持鞭杆随着曲谱的节奏从肩膀开始依次拍打身体各个部位,同时进行各种队形的变换,有半圆形、圆形、蛇行等,表演者队形、套路变化迅速,鼓气铿锵,表现出西北人民所蕴涵的粗犷、奔放等特点。“鞭杆舞”活动主要体现在祭祀、娱乐、社交、庆典、礼仪等方面。
4.鞭杆舞的人文价值
⑴ 历史价值
秦州鞭杆舞体现了古老的民间社会生活方式及民俗文化,承载着秦人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秦州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牧马之说在《史记》中早有记载,早期的民间文化环境和表现形式,在放牧、持鞭赶打牲口,口中喊唱牧歌中而被保留下来,后来演变成民间舞蹈的形式,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活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秦州鞭杆舞保留了秦人早期特别是秦统治时期民间文化生活的传统原生态,是研究秦人秦史社会状况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⑵文化价值
鞭杆舞是秦人在长期放马畜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体育娱乐文化。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二是与人有关的价值。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类接受某种文化或价值观体系是因为这种文化本身具有给予其拥有者或享用者使用价值的特性,都具有生活意义。从人的生存需要讲,主要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又把它们细化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人的生存需要,而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需要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对文化的需要来实现。文化需求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需求。从这一层面分析,鞭杆舞的娱乐、健身、交往等功能恰好符合“主体的文化需求性特征”,因此,它对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提供生活养料,增添生活情趣,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方面获得了价值的提升。从文化的角度看鞭杆舞,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欣赏和体育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按目前的状况分析鞭杆舞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因此,鞭杆舞的文化价值是指鞭杆舞满足人和社会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化属性。
5.鞭杆舞的配乐形式
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中西艺术文化交流和融合。秦汉时,西域诸国的音乐大量东传,并在中原流行开来,这一时期由丝绸之路传人内地的西域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故茹、胡笛、胡角。同时,这个时期陇右地区的乐器甚多,仅在《诗经》一书中记载涉及的器乐有29种,打击乐器有鼓、钟、钲、铃等21钟,吹奏乐器有萧、管等6种,弹弦乐器有琴、瑟2种,现存下来的鞭杆舞的配乐,还有先前的器乐。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对牧马者的生活的重视程度,从另一方面说明鞭杆舞已经进人宫廷舞蹈的系列,因为宫廷舞蹈反映着统治者的政治意向和政治意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牧马者生活单调乏味,在余暇之余,牧马者聚居一起自娱自乐,谈牧马之道与鞭杆使用之道,为了表达舒畅的心态,他们翩翩起舞,把马背上的技艺运用到现场虚设在马背上来驱赶成千上万的马群,顿拙分明,酣畅淋漓。原始的表演态势吸引了众多牧马人及家属的围观。为了烘托气氛,当时的器乐便入到鞭杆舞中,喝甘醇马奶的牧马人激发对牧马的乐趣,身临其境,口里念念有词;牧马人互相敲打鞭杆,发出清脆之声,在这种愉悦、融洽的氛围中,慢慢出现了鞭杆舞配乐的雏形,时迁月益鞭杆舞的配乐日趋完善。
6.鞭杆舞的传承与发展
鞭杆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侧面来展示陇右地区的民间社会文化生活与民间社会关系的历史变迁,[7]它的保护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特征的认识认同和被世界认可的程度,它不仅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也是今日文明程度的反映,加大保护力度,走上一条开发,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轨迹,它的保护刻不容缓。[81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以及内涵特色,实际就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揭示,也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鞭杆舞是反映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隶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鞭杆舞的研究,有助于现今挖掘整理先古的时代特征及利用鞭杆的价值,考究那时的乐器、服饰、骑技、武术都有现实的意义,为现今的体育的发展及历史的考据都有重要的价值。
鞭杆舞的最终主体是人,要对鞭杆舞有很好的传承与发扬,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政府要从民众出发,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注意倾听当事者的声音,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尽可能邀请学者对其全方位的研究,使他们积极投身于鞭杆舞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工作,确保鞭杆舞的生命力。增强全民保护鞭杆舞的意识,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普及遗产保护的知识,宣传鞭杆舞保护的意义,只有全民保护才是真正的安全彻底的保护,同时,要求重要人士搭建平台,让全民在一定的时空下有展示的机遇,这对传承和发扬鞭杆舞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鞭杆舞的开发与保护
1. 鞭杆舞的创作
鞭杆舞只要在每年春节时演出,由村民自发组织表演,以表达祈福迎祥,期盼来年丰收和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期望内容。跳鞭杆舞时会有专人负责演唱,唱的曲子秧歌或小曲,曲调类似于道情,悠扬婉转,细腻动人,而唱词大多讲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鞭杆舞常用的曲子是“八度神仙”,已传唱了好几百年。
《八度神仙》曲:
一渡神仙汉钟离,头挽抓髻不整齐。
手里拿着芭蕉扇,扇掮富贵万万年。
二渡神仙吕洞宾,头顶青丝一冠巾。
身后背的二龙剑,杨柳童儿紧随跟。
三渡神仙张果老,悠哉骑驴过仙桥。
倒骑驴子仙桥过,口吹云雾上九霄。
四渡神仙曹国舅,身穿绣龙滚蟒袍。
当年在朝一品官,修就一座大罗仙。
五渡神仙铁拐李,身背葫芦过大海。
身后背的大葫芦,八仙过海显神通。
六渡神仙蓝采和,人人都说是妖魔。
妖妖妖来魔魔魔,少说一句是非少。
七渡神仙何仙姑,人人说她无丈夫。
有丈夫来无丈夫,多说一句惹祸福。
八渡神仙韩湘子,人人说他是孝子。
手里拿着竹笛杆,走着行着唱道歌。
鞭杆舞的创作结合考究那时的乐器、服饰、骑技、武术全方位的研究,确保鞭杆舞的生命力。
结束语
陇右鞭杆舞饱含着千余年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蕴意、崇高的艺术品位、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不仅让人们领悟到远古时期原始艺术之美,也是考究秦文化的活化石,反衬当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而且具有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因素。在紧随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陇右鞭杆舞承载着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慰藉现代人、健身娱乐、塑造天水旅游品牌的多重功能。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方式的改变,鞭杆舞处于被冷落的尴尬境地,需要现代人在传承的基础上改造与发扬,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定能够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延续其不竭的生命气息。
[1] 何建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鲁滨.略论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发展[J].舞蹈杂志,2003
[3]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后汉书》卷五《景帝纪》如淳《注》引《汉旧仪》
[5]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 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
[7] 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ctwh/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