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禁忌”一词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其含义是“神圣的”、“不可触碰的”,英文为taboo 或tabu。在中国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因此在名、字的称呼上十分讲究,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绝不可直提,否则就为“大不敬”,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种避讳正隶属“禁忌语”范畴,却又不尽相同。由于受中西方文化、环境、宗教、制度等不同影响,中西方避讳表达也呈现不同语用特点,两者共性与个性并存。本文试图以文化及语言为出发点探讨中西避讳表达之异同。
关键词:避讳表达 禁忌语 中西文化 异同点
避讳的概念、产生
(一)避讳概念的界定
《辞海》中对避讳的解释为:“避讳意指帝制时期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与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禁忌是存在于各民族中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它的学术名词是 taboo,是来自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亚汤加岛上的土语,18世纪由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带到了欧洲。
实际上,不论今时还是往日,人类在交际行为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遵守着不必言明的交际规则,这种在交际行为中对某些词句“绕路而行”的情况,就是避讳的表现形式。
避讳的产生、发展
避讳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本质还不能解释时,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某些事物的崇拜、对危险事物的畏惧和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因而在言行上规定的不能说、不能做的事情。形成原因不同,有的产生于宗教,有的来自世俗习惯。
中国古代社会的禁忌与封建君王的政治统治有关,当人们推翻封建君主后,禁忌语逐渐远离了政治,像古代的君讳、家讳已经消失,禁忌的内容也越来越少,现在保留下来的禁忌语多与民俗有关,作用也逐渐变成了满足人们祈求平安、幸福、吉祥的心理需求。
“避讳”一词在中国历史悠久,《礼记典礼》中记载“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避讳。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一套完整制度。秦汉以来,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无以复加,儒学在上层建筑中逐渐占有统治地位,避讳制度也日臻完备。五花八门的讳禁犹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患祸,乃至毁家灭族。于是避讳之道自然而然地发达起来,成为所有人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避讳又大可分为国讳、家讳、个人讳三种形式。“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秦始皇正月出生,取名“赵政(赵正)”,《史记索隐》在《秦楚之际月表》“端月”下注称因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一九七五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战国末至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出土一批名为《语书》的竹简,其中几处遇到“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应为“正”。显然是为了避始皇讳而改的。“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官僚自恃权势,命令手下人避其名讳,这叫自讳其名。这些旧时官员,他们一方面受君主和上级的控制管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为专制帝王及上级讳名讳耻。另一方面,对其下属、对百姓,他们又改换成另外一副面孔,盛气凌人,让人为他避讳。
二、中西方避讳的共性与个性
语言避讳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共有的社会现象。相比之下西方的避讳却与中国的避讳略显不同,具体显示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其他方面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语言婉转程度上的不同。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的沟通交流业已频繁,各国语言的相互交流传承也日益重要,不同语言的避讳成为我们有参照的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避讳其实也可成为禁忌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成分,与社会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英国最早的避讳是与宗教相关联的,同中国封建时期一样与上帝、神、恶魔都被人们视为神圣的不能亵渎的,西方人有意识的用婉转的词语绕开直接的表达,用曲折相近的词代指与神魔相关的词。比如用Gosh代替God的发音,用father、创造万物的主来代替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中国人和西方人虽然信仰不同,但避讳确实理所当然的关于死亡人们常常不愿提及或有意避开这类词语,西方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大的纷扰。因此多数提及死亡疾病等情况,西方人和中国人在避讳上表现的极其接近。
对于死亡,早在中国封建时期就有很多避讳和婉语,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庶人死则称为死。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人死了则用去了,仙逝,见马克思,安息了,病故等,在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因阶级、地位、身份的不同因而有所差别。西方人在交际是也很少直接称he died他们会很婉转的说He passed away. We lost him. He’s with God. He’s in heaven.
三、中西避讳表达比较分析
(一)打招呼
(二)称谓
(三)寒暄
(四)称赞
(五)道别
(六)灾祸
(七)数字
避讳数字:4、5、13、18。
在西方,5、13为避讳数字,4、18则为中国的避讳数字。
比如在北京国贸附近的大型写字楼里,既没有4层也没有13层,4是咱们中国人的禁忌,而13是西方人的禁忌,所以很多涉外的场所都是没有13这个数字的。
在西方聚会上,如英国一般不说13。在美国宇航局,一直避免用13这个数字去命名任何航天器。原因是阿波罗13号航天器与13有不解之缘。升空时间为13点13分,航天器储氧罐爆炸时间为4月13日。
西方文化中之所以避讳13这个数字的缘由据论有三:一是古代计数法,原始人只会以十只手指和两只脚计数,因此只能数到12,13便是未知的可怕的数字。二是挪威神话,据传,天国里,12位神,为祭祀阵亡将士的英灵举行一次宴会,席间,凶神罗基(第13位神)突然闯进来,杀害了最高神奥丁之子——光神鲍尔德,从此,众神消沉,后来将13变为邪恶之数。三是源于《圣经》,耶稣及弟子,13人在“最后晚餐”宴席上,由于犹大(第13个)的出卖,耶稣被捕,后来在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此,13数字永远不吉利。
西方对于数字5的避讳则是和宗教文化有关联。西方国家多信仰基督教,相传星期五是耶稣的受难日。这是让人伤心绝望的日子,所以很多人都害怕提及。
在中国,普通话、广东话中,死和4的发音基本相同,正因如此,数字4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吉利的意义,中国的很多医院、写字楼等公共楼宇中常没有4楼,人们在挑选汽车牌号、电话号码等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开带有4的号码。
中国对于数字18的避讳则是一般发生在住宅的楼层选择上的避讳,因为数字18常使人联想到旧时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
(八)种族、性别
四、中西非语言避讳的异同
(一)体态表达避讳
(二)社交避讳
(三)宗教文化避讳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ctwh/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