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园欺凌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在中小学内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对其身心造成伤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校园欺凌的特征、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希望能够使校园欺凌得到更多人的正确认识,引导和帮助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校园欺凌;特征;原因;对策
校园欺凌是伴随学校而存在的问题,是目前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64名中小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校园欺凌行为频频发生,特别是“大同学欺负小同学的现象”占到51.3%【1】。在世界许多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进而引发校园暴力案件及性质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许多研究显示,持续或严重的欺凌会引起一些即时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逃学、精神不集中等【2】,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增加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阻碍学生正常人格的发展。
本文从概念、研究对象特征、成因等方面对小学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了剖析、研究与总结,并提出了此方面的解决方案。
一、欺凌的定义及分类、特征
(一)欺凌的定义
人们对欺凌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同的学者对于欺凌的定义也略有差异,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也得到众多研究者认可的是Olweus【3】【4】的定义:长时间或反复受到一个或几个同伴欺负或伤害的现象。笔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访谈了解到,研究对象对于欺凌也有自己的观点,普遍认为欺凌就是同学之间的打骂、取笑或者恶作剧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欺凌也包括许多人组成一个团体对个体或少数人的排斥,根据访谈可以得出研究对象多数认为欺凌即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通过总结不同学者及研究对象对欺凌的定义,笔者得出:欺凌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长期稳定行为,它主要表现为故意辱骂、嘲笑、孤立、攻击别人,对别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或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
(二)欺凌的分类
欺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5】,其中以直接欺负为主。
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语言欺凌和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语言欺凌是欺凌者用口头言语的形式对被欺凌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起绰号、谩骂、当面羞辱等;而直接身体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实施攻击,如拳打脚踢、推搡、抢夺等。间接欺凌则是通过某种隐性方式对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影响,如背后说人坏话、挑拨离间、团体排斥、诽谤和散布谣言等。
(三)欺凌的特征
通过访谈与观察,欺凌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为具有针对性。在对丘明中学小学部六年级某班的访谈中发现,被欺凌者基本固定,欺凌者专门针对这一个体进行戏弄、嘲笑、起绰号、破坏物品等,很少寻找新的欺凌对象。
(2)形式多样化。采取的欺凌形式多样,一般包括谩骂、孤立、嘲笑、起绰号等,有些行为还发生在校外,包括恐吓、破坏财物、勒索等。六年级某班同学在自行车停放处曾遭遇车锁被撬、车胎被放气,事后也找到了破坏者,但是破坏者声称就是故意这么做。
(3)行为反复性、报复性。偶尔的玩笑打闹是同学之间的正常现象,但是欺凌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特别是欺凌者找到固定欺凌对象或是因被欺凌者的告发而使自己受到批评时,欺凌行为就会反复出现。
(4)行为的难以判断性。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到底什么属于欺凌行为,在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被起绰号后,虽然感到很不舒服、受到伤害,但依然接受这种行为,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恶作剧,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因此家长和教师难以判断到底孩子是否遭受欺凌。
(5)力量的悬殊性。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力量悬殊,通常情况下是以大欺小,因此低年级主要为被攻击对象。
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分析
(一)特征分析
研究表明【6】,欺凌者的生理特征是较为强壮、富有活力,年龄相对比被欺凌者要大。在心理特征上, 欺凌者往往具有攻击性、易冲动、高沮丧、自卑或过于自信、报复心强等,在校内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较差,曾在某方面产生过暴力思想。在人际交往方面,欺凌者对别人具有攻击性,属于高精神质和外向型【7】,人际关系较差,不会太有同情心,而且可能与童年经历有关。
被欺凌者多是年龄较小,体格瘦弱,心理上缺乏信任与安全,易随波逐流过分顺从,性格懦弱敏感,在校内表现为胆小,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被疏离排挤等,人际交往方面,这类群体不善于表达自己,经常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在家中可能备受忽略或过度溺爱关怀【8】【9】【10】,以高神经质和内向型为主。
(二)案例陈述及原因分析
1.案例陈述
访谈对象为六年级某学生,她性格开朗,但是因为外貌等经常被别的同学(多为男同学)起外号,开始其他同学给她起外号时她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也没有过多的理会,但是其他同学见她没有反应又给她起了更多难听的外号,最后她实在忍受不了就开始还击,主要方式是别的同学叫她外号她会追着那个同学打,有时也会“骂”那些人,她也会给那些同学起外号,有时他们之间也会闹得很僵,这时他们通常冷战一段时间,但是过不了过久又会恢复以前的状态。当我问及她有没有告诉老师或家长时,她说这只是同学之间的事没必要告到老师那,这样其他人就会在背后说你打小报告,而且老师偶尔也会听到那些男同学叫她的外号,但是听到后老师也会偷着笑,所以吿不告诉都一样,还不如自己解决呢,而且又不只是自己被别人起外号,她班的一个男生更惨,一下课就被其他男生围着喊他的外号,有时还会打他。
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访谈,笔者发现六年级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行为虽然要比低年级学生较少,但是依然存在。在班级内,男生遭受校园欺凌的侵害要高于女生,会被其他同学嘲笑、戏弄,受到其他同学的言语攻击和侮辱,也会出现被人打的现象(主要包括一般打闹、推搡、冲撞等),或者受到班级内群体的孤立、冷落。在校外,勒索、抢劫等这种欺凌行为高发,在访谈中笔者得知放学后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会遭受车胎被扎、车锁被撬、被集体围攻等。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学生并不是开始就是欺凌者或被欺凌者,这两个角色之间会相互转换,大多情况下是被欺凌者逐渐转换为欺凌者,由被动变为主动。
根据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11】,特别是欺凌与被欺凌的转换更是多种因素导致,简单的可以分为外部(学校、家庭、社会、同辈群体)和内部(自身人格特质、年龄特点等)两方面原因。
2.学校因素
校园氛围在欺凌现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中,被访问者对学校感觉越好,其欺凌或被欺凌的发生率就越低;相反,对学校氛围排斥,教师关心相对较少的学生易出现欺凌或被欺凌事件。可以总合为以下几点:
(1)学校/个别班级注重智育忽视德育。我国的教育虽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在一些班级或学校内依然存在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氛围。学校及教师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业,巩固学校的名声及排名,也通过成绩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学校在课余时间会布置过多的作业,让学生在休息时间沉溺在试题和考试之中,造成身心疲劳,因为面临过多的考试,学生会产生过大的压力,形成厌学情绪和自卑失望感。由于这些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学习负担对学生个性的抹杀,学生往往会通过欺凌别人来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形成欺凌与被欺凌群体。
(2)师生相处不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愉快,课堂气氛是否融洽,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等都与欺凌现象有着直接关系。师生相处越融洽,欺凌现象就会与少。
(3)教师对欺凌行为的处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被欺凌者在开始受到欺凌时会首先求助于教师,希望教师能够帮助解决,但是教师通常情况下并不予以过多关注,有时只是简短的批评。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会使被欺凌者感到自己的利益没有得以维护,产生失落感,或者认为欺凌行为仅是得到这种程度的惩罚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报复曾经欺凌自己的对象,达到自己可以认可的解决结果;另一方面,欺凌者对受到批评感到不快,萌生报复行为,教师的惩罚没有对自己产生实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使欺凌产生反复性。
3.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在学生行为社会化过程中影响深远。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家长都把校园欺凌看成同辈之间的正常小冲突,一位家长说:小时候谁没受过欺负,这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俗话说好狗怕三躲,发生了这些事自己躲着点就行了,孩子之间没必要为了这些弄得不愉快,大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长孩子以后见面还怎么相处啊。这种的家庭观点很容易造成欺凌现象的发生。因此,笔者对家庭因素进行了整合:
(1)家庭中的错误教养方式。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其家庭内父母通常对孩子过度溺爱或过度严厉。研究发现【12】,父母的过度保护极易使孩子成为同辈交往中的被欺凌者,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要求严格、苛刻)经常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约束孩子的自我成长,久而久之,孩子形成自卑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下降等,易使孩子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2)家长的素质较低。家庭中家长满口粗话,遇事常以暴力解决问题,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耳濡目染,逐渐形成凡事必须以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思想,在学习和心理不如意时,他们会寻找弱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成为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同时,家长的过度期望,将智育放在教育首位,以成绩作为对待孩子的标准,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对峙,这样也会引发欺凌心理。
(3)家长对待欺凌现象的隐忍态度。孩子首次面对欺凌时,往往会向家长诉说,寻求家长的帮助,但很多家长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而是采取忍耐和沉默的态度,这使得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更加猖獗嚣张,被欺凌者更加胆小懦弱,以致陷入恶性循环。
(4)家庭中的经济情况。贫富差距会在心理上造成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家庭优越的学生很容易看不起别人,从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家庭贫困的学生易滋生不满情绪和自卑感,为了追求好的条件可能会对金钱产生不正当的渴望,萌生暴力抢夺他人钱财的念头,并付诸行动。
4.社会因素
(1)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中也明文规定:学校周围200米半径内不得摆摊设点,从事商业性活动。但是现实中却远非如此,学校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2)不健康的社会文化。社会中大量存在不健康的文化,如:暴力图书、暴力影片等,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暴力游戏、色情文化的传播更是广泛、迅速。作为小学生,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是非对错的区分仍很模糊,随着接触时间的加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模仿暴力行为。
(3)不良的社会风气。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错误思想,对孩子的欺凌行为会起到怂恿和默许的作用。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展成熟,社会中的哥们义气对其有强烈的诱惑力,产生盲目崇拜与效仿,从而发生欺凌现象。
5.同辈群体
Olweus 认为【13】,欺负发生有四种群体机制:社会感染机制,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责任分散机制,追随欺负者的儿童对伤害者感知发生变化。这些机制可能导致群体欺负的产生,而群体欺凌往往发生在同辈群体之中。同辈群体是个人建立自信与自我成长的场所,透过同辈群体的眼光进行自我的审视和判断。而被欺凌者经常处于被攻击的状态下,同辈群体会对其有片面的认识,认识他是个懦弱无能的人,理应受到这种对待,因此就会导致群体欺凌,增加了欺凌者的数量,加重了被欺凌者的伤害。
6.自身人格特质
就被欺凌者而言,他们在性格方面有明显的弱点,大多表现为性格懦弱,遇事胆怯,敢怒不敢言,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中缺乏灵活性,还有的表现是性格孤僻,与人疏离,不愿和人交往,过分敏感。Slee 和Rigby 发现欺凌者在艾森克个性问卷上的精神质量表得分较高;被欺凌者在内、外向量表得分较低。Byrne 发现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神经质量表得分普遍较高。Mynard 和Joseph 发现欺凌者在测谎量表的得分较低。陈世平等研究表明欺凌者以高精神质和外倾型为典型特征;被欺凌者以高神经质和内倾型为典型特征【14】。
7.年龄特点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成长的时期,他们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接触的人与物比较简单,加之心理发展不成熟,在处理情感与是非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面对挫折、不满、质疑、批评时,很容易将其看做恶意的诋毁和侮辱,从而产生羞辱感,激起强烈的反抗情绪。而这些特点都是导致这一群体成为校园欺凌中主动者与被动者的原因。
8.自身错误地处理方式
学生面对欺凌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行处理,如:以牙还牙、逆来顺受等。这种方式根本不能阻止欺凌行为,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欺凌事件。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被欺凌者会采取相同的方式来欺负比自己弱小的群体,以此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二是遭遇欺凌的学生通过告知教师与家长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是教师干预、惩罚欺凌者后,欺凌者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联合其他同学对被欺凌者进行孤立,虽然不再发生直接欺凌行为,但是却引发了一种新形式的欺凌。
三、解决对策与处理方法
校园欺凌的直接受害者就是被欺凌者,因欺凌行为导致的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这种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见到的,因此要解决校园欺凌必须以预防为主,笔者针对校园欺凌的原因以及调查对象的处理方法,整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改善学校环境,建立和谐校园。
增加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课外活动用地,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放松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了解,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形式化的说教,在细节中关怀学生各方面的变化。
(二)增加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和社会工作者。
学校内很少设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或社会工作者,大多是班主任或副课教师兼职进行学生的心理辅导。因此增加专业人士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并与班主任、家长及时交流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三)家庭与学校联合,家长注重自身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要保持与教师的沟通联系,了解孩子近期内的发展变化,注意孩子的情感波动,同时家长也要增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不能以暴制暴,要以理性的态度去教导孩子,或与学校共同解决。
(四)强化法制教育,打击不良文化。
利用学生显而易见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如组织主题班会、抵制欺凌征文活动等,让学生懂得欺凌行为的严重危害,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恰当的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暴力解决一切。同时社会也要打击不良文化,对宣传暴力、色情的商业品进行查处、惩治,消除暴力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学生自身加强抗挫折训练,提高抗挫能力。
学生应该认识到自身性格方面的弱点,面对挫折既不能逆来顺受,更不能恶意报复,要培养自身的自信心与坚韧不拔的态度。
(六)设置心理咨询机构或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
在这些机构投入社会工作者,对于校园内的欺凌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以专业的方式协助当事人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情况,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四、结语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这一问题对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产生原因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因此,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靠教育的介入,更需要社会工作者或专业人士的介入,从不同的角度共同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减少和遏制这一行为对小学生带来的危害,从而实现小学生健康良好的校园氛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