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浅谈巴蜀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的精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巴蜀文化进行有机地融合。从而发展巴蜀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 巴蜀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人才。大学生作为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不断汲取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中的有益成分。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而地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其蕴涵的德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借鉴的有益成果。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是地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如何利用内涵丰富的巴蜀文化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接下来我要探讨的。

一、巴蜀文化的内涵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巴蜀文化,是从古至今在以今天四川、重庆为核心地域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狭义的巴蜀文化或指孕育于新石器时代而形成于青铜时代的巴蜀考古学文化,或指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初的巴蜀民族文化,或指秦统一巴蜀之前的巴蜀历史文化。

广义的巴蜀文化,不仅包括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以巴人蜀人为活动主体所创造的全部传统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存,也应包括对今天还有影响的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宗教崇拜、道德意识、城镇布局、居民建筑、工艺技巧、文学艺术、歌舞戏剧等等。巴蜀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二、巴蜀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

1.雄奇血性的爱国情怀

古蜀素有“四塞之国”之称,李白就有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秦汉后,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在唐代数度成为皇帝避难之所,在南宋末年成为抗元最激烈的地区,在清初吸纳了数百万移民而浴火重生,在抗战期间,巴蜀地区又成为中国大后方,巴蜀人民对正面战场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这就是巴蜀文化中所蕴含的雄奇血性的爱国情怀,每逢救亡图存之际,必锐身赴难,虽万千劫吾往矣!

2.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从数千年直到今天,这种精神从未动摇。古蜀人开拓的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最早将中国的名称“China”传到西方。在近代,四川保路运动成为引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孙中山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起义或者要迟一年半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这里走出了邓小平、朱德、陈毅、刘伯承。在改革开放初期,四川广汉向阳人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恢复乡村建制,向阳也被称作“中国第一乡”。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家典当商行、第一支股票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诞生。“我命在我不在天,一鞭能著天下先。”能充分说明这种进取精神。

3.自由豁达的人文理念

鹤壁山是道教发祥地,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巴蜀地区多道家思想,名士风度,道法自然,人尚自由。此外,巴蜀地区人才辈出,如汉代的司马相如,宋代的三苏,近代的郭沫若、巴金等等。正是这种自由豁达的人文理念,才能成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诗句。

4.自强坚忍的可贵品质

在巴蜀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若干次极为严重的灾难。在这些灾难面前,巴蜀人民的祖先自强不息、坚强隐忍,表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再生力。正是这种极为强大的再生力,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崛起,使巴蜀这块沃土一次又一次地在新的起点上恢复重建,而且使得家园更为美丽,事业更加辉煌。在近几年遇到的新的灾难面前,巴蜀儿女继承并发扬祖先的极为强大的再生力,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这其中所呈现出的可贵品质深深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使命感的力量。

三、巴蜀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巴蜀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根基

“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熏染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赋予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底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地域文化这个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支撑,离开了人文根基,孤立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巴蜀文化所具备的人文优势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根基。

2、巴蜀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源泉

任何高校都是处在不同特色的文化区域之中,学生一旦长期处于某种特殊的地方文化氛围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该地域文化的影响,会对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产生兴趣和亲和感。那些凝聚在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中的地域精神都成为富有潜力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挖掘利用巴蜀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对象,贴近实际,这样育人工作才能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巴蜀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如何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把巴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课题。在实践中,我认为应该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

1.营造巴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良好环境

经济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良好的经济环境是运用巴蜀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做后盾,适当的教育经费以及活动经费能够使教育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巴蜀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使巴蜀文化建设跟上该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需求。

政治上,发挥巴蜀文化的优势,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为运用巴蜀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根本的政治条件。加强法制建设,开张普法教育,增强巴蜀人民的法制观念,使法制建设同巴蜀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从而给巴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影响。

人文上,开展巴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使巴蜀人民能够在这个大的环境中,近距离接触巴蜀文化,感受巴蜀历史,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通过长时间的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作为一种客观的教育力量,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行为。

2.强化巴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队伍建设

将巴蜀文化有机地融合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些高素质人才既要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又要熟悉并对巴蜀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巴蜀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机制。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交流经验与教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为更好的履行教育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将巴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机结合起来,编纂一些内容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并带有巴蜀特色的文化教材,拓展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3.开辟巴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第二阵地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将巴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要渠道,但是,教师在课堂中所能传授的知识毕竟还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场所或指渠道作为延伸和补充,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了解更多巴蜀文化的精髓。譬如可以将巴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改善校园的物质设施和环境,使学生能够从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感受浓郁的巴蜀特色;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内容可涵盖巴蜀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著等,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巴蜀地区的优势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各种博物馆或杜甫草堂等,让学生在欣赏巴蜀地区的名山大川的同时,感受其中的人文底蕴,充分领略巴蜀文化的人文精神,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阅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发挥巴蜀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的育人功能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而又璀璨多彩,值得一提的是巴蜀地区的红色文化,它在情感层面是解放精神和忧患意识,集中体现了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的现代爱国主义精神,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达到新的境界;在意志层面是排难创新、不胜不休的主体意识,集中体现了与民生死相依、艰苦奋斗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再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巴蜀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精神,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巴蜀红色文化精神,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把红色遗址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纪念、瞻仰和学习的活动,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勇敢无畏、忠诚报国的光荣革命传统,从而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最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与效果有机统一。

总之,巴蜀文化为巴蜀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文化背景,巴蜀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对巴蜀地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在当今文化面临多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如何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将巴蜀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巴蜀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日趋完善,走出一条依托巴蜀文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zhengzhi/7564.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3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