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校初中与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不同,担负着体育训练和文化培养双重任务。体校初中生大多是从小就开始专业的体育训练,又因为社会各方面对体育生文化课程要求较低,因此普遍文化课程基础薄弱,而且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状况下,体校文化教育尤其英语教学面临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体校英语教学上创新,使英语教学适应体校的特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体校;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英语是体校初中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英语教学在体校极具特殊性。体校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少年儿童体育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特色学校。体校是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要社会机构。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体育领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切实提高体校学生英语能力,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根据体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为使体校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开展英语教学创新,十分有意义。下面我们就体校初中英语教学创新进行探讨。
一、体校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难点
体校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机构,其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具有专业体育运动培养前途的体育苗子。体校在校运动员都是在读的中小学生,他们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担负训练与比赛的任务。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期,自制力不强,文化学习时间又少,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们陷入“学习时间少——成绩差——不爱学习——成绩差”的恶性循环,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英语课,体校学生由于基础较差,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通常单纯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顾及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不少学生越学越困难,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1、体校英语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
第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以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为主,课堂比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第二,由于体校双重培养目标,体校学生更加注重体育专项,专业训练较努力,却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英语课更加不重视。加上英语基础薄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因材施教,不注重培养体育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堂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其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导致了不少学生有厌学的现象。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课堂教的内容偏离了英语教学的根本宗旨,即语言的听、说、读、写。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用于交流的目的,只强调学生学好音标、语法,记忆词汇,背诵课文。这样不仅无法做到适应体校特点,使体校学生们会说英语会用英语,而且增加了体育生的学习负担,事倍功半。
这三个弊端造成了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存在。如果教师不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那么无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无法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二、体校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思路浅论
针对体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必须创新英语教学形式。因为如果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教学下去,体育学生不仅不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宗旨,教师应该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创新实效的教学策略,实现体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突破,真正提高体育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以下是几种体校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思路。
1、罗森塔尔效应在体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暗含期待效应,它在教学中是指教师暗含的对学生学习成效向好可能性的深情期待。这是一种包藏着尊重、理解、鼓励、热爱、坚信、期望等在内的复杂情绪表现。它通过教师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向学生透露出他满怀的期待。这种暗含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反响。它不仅能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能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师生之间若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生成迎难而上、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中,应根据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辅助,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为其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进而对他们的优异表现进行适度恰当的表扬与暗示,为学生搭建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平台。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土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成绩、个性优点以及讨论中的精彩表现要及时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也有利于教师利用“罗森塔尔效应”适时引导,激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面,创造各种形式的交流情境,恰当鼓励引导,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增加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体校学生训练任务较重,在进行大量的专业训练后,学生不仅非常疲劳而且压力也大,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思维活跃,因此结合体校生的特点,应当以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去发现英语的有趣之处。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增加课外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将英语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训练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初中学生更是如此。学习兴趣要经过不断地激发才能巩固和持续,因此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注意不断变换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时,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实际。例如,在初一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加注重趣味性,课外活动可以采用唱英文歌曲、猜谜语、背诵小诗、模拟会话、角色扮演等等形式进行。在初二、初三阶段,教学重点可以逐渐偏向英语知识的教授,因而课外活动可以采取课文朗读、情境对话的形式,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另外对于体育学生来说,有很多参与国际间体育比赛交流的机会,当然也就有能够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因此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收集比赛相关的英语词汇和交际用语,将课堂上知识与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授学生们在体育训练及比赛常用的单词与句子,让学生记忆并多加练习,这样就会不断地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与学生们专业相关的体育赛事的录像,让其身临其境的感受比赛时的英语用语。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场景模拟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活动,把课本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安排克服了课外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真正把课外活动变为了体校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英语应用场景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使学生切实感觉到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英语。
3、英语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转换
英语学习与能力培养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教授内容的多寡,而是在于学生自己体验与感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英语学习认知。所以,在英语创新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课堂上应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要创设一种能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乐于表达、深入思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其次,教师要着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摸索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体形式可以采用:
(1)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是现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它采用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的活动形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避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受教上难易的弊端,而且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缺乏了解而不能因材施教的问题。教师应尽可能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缺少学习热情的学习过程,很难取得乐观的结果。
小组合作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之间也可以以一带十,相互影响,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使学生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枯燥乏味的英语课程学习变得生动起来,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2)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一个新型的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代表,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任务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引入任务、任务循环流程以及语言聚焦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中包括教学诸多细节,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安排。在具体的任务设计时,要充分结合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
任务型的教学形式虽然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但并不是意味着学生掌控整个学习流程,其中需要教师专业化的及时指导和帮助,这样教师掌控学习计划的大方向,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地完成每一个计划内的教学任务,这样真正使得任务教学法为体校初中英语教学所服务,开拓初中英语教学发展和进步的广阔前景。总而言之,体校初中英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个性成长特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任务,才能提高体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体校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在基础教育的转型时期,体校英语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在体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运用好“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倾注心血,启发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我们应当考虑到体校生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双重压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生动活泼的课内课外教学方式。同时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到体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英语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任务,从而切实地让学生学起来有兴趣、学起来有成效,真正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果我们重视了教法的创新,根据教学实际与学生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就能实现体校初中英语教育的基本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yjylw/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