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论文】音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自古以来,音乐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通过声音使人的心灵得以升华,音乐通过教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则以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力量宣传和支持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其社会功用决定了其在构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音乐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艺术 构建和谐社会 素质教育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的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学习音乐来陶冶情操、表达情感从而获得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音乐审美是通过音乐艺术手段和,来提高人们对艺术美、现实美的欣赏、鉴别和创造能力,陶冶情操。

  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就认识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即有陶冶性情、启迪智慧道德功用,又有辅佐政道、教化风俗的社会功能。西周的“礼、乐、射、御、书、术”“六艺”教育,就包含了音乐教育。我国教育家王国维第一个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蔡元培也积极投身于美育实践。把德、智、体、美并列为“四育。 音乐审美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在欣赏过程中听者调动自己的听知觉来感觉、想象,注入情感、理解艺术。在这一过程提升自己的想象空间, 丰富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发潜在的智能。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发展美和创造出人的更新更高的感觉和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渗透到人的精神世界,成为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聆听音乐,提高音乐基本理论,加强音乐修养,才能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容,才能更好地领悟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含义,在情感体验之中深刻理解作品,才能进一步达到具有审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其本身有的独特功能,通过艺术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同时也提高自身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美,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艺术。在美的认识中提高自己,加强社会责任感,也增加了对生活的自信。 音乐审美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审美和审美情趣,而且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是自我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音乐的教化功能是促进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尺度。可见古今中外都在不断强调音乐对审美能力及对智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的促进作用。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们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曾经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才能成为一个健全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认为乐通天、人,要求以平和之乐使人调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产生。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分别强调了礼乐对社会的美育作用和音乐的修身作用。汉代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和美育功能的阐述就更加完备,指出了“礼”和“乐”协同互补,既是协调社会的因素,又是改善生活的动力,是美育最根本、最重要,相辅相成的两条重要的途径。至《乐记》,通过对音乐的独特性的细致分析,指出了只有“乐”才能以情动人,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生臻于真善美的境界,并且指出音乐可以“修身齐家,平均天下”。“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可以说,“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始终是人们的追求。在社会发展、文化形成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都是如此。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并且认为音乐的和谐是一种“普遍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仅是音乐的本质,而且是整个宇宙的法则。显然,其思想也包含了社会的和谐统一。“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美和善是不可分割的,艺术的美就是善。他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净化”理论,提出了“音乐美育”的观念,他指出,要用音乐来净化人的心灵,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而亚里士多德则在“美善合一”信条的基础上,在强调音乐教育功能的同时,对音乐的娱乐功能作了肯定,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在满足闲暇消遣的需要的同时,还可以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道德上的教育,从而使艺术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基于前人的实践和研究,美国人类学家A•梅里亚姆就音乐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音乐有十种功能的观点,即情绪表现、审美欣赏、娱乐、交流、符号象征、身体反应、强化对社会规范的符合、树立社会机构和宗教仪式的权威、为文化的延续和稳定服务、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克普兰则列举了音乐的八种社会价值:共同拥有的财富、个人体验、治疗、一种精神和象征的力量、一种非主要的商品、一种象征性的变化指示器和一种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以上如数家珍般的种种功能价值都是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中也体现出了音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这是由无数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的。现代社会,大众媒介的高速发展,音乐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音乐对时空的占有量猛增,这无疑更增强了音乐的社会化属性。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年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社会已变得越来越不和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各种不平等现象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已变得非常迫切。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健全和有序。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当今社会寻求人与人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方法与途径已成为社会的一大课题。音乐艺术应当发挥它的重要价值。音乐超越了民族、时代、阶级的界限,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在音乐教育中提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通过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各民族人们的民族情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在音乐中使各族人民得以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各族人民才不才能够和睦相处,互相依赖,互相支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音乐促进精神文明的程度,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教育通过既有生活又有形象的艺术培养了人的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然后才能克服当前社会的腐败与粗野,以及人性的分裂现象,为将来全人类的和谐做准备。”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幻想力的发挥、情绪上的期待,在于它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使之更纯洁、更高尚。它使人从现实世界中的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神经松弛、心境恬淡的状态。音乐的美还可以使人从物质的与人为的压抑中,回归到人的自然状态,恢复生命本来的意义。通过音乐审美实践,可以培养人们热爱美、欣赏美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使人们按照正确的审美理想去审视自己的心灵与行为,对社会的美和丑,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同时,人们在正确的审美理想的引导下,来塑造自己,改造世界,使社会结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稳定。社会凝聚力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都能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都能较好地了解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较好地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情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就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并且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

  在未来频繁的跨音乐文化交流中,我们确实需要发展一种对不熟悉的音乐文化的宽容态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因为这可以使我们自己具备一种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当然,这也就具备了一种文化理解沟通和与他人相处的前提。以《论语》中的“知言”“知人”“知命”来说明音乐问题,那就是知道他人音乐所言是什么,知道他人音乐所代表的是“什么人”的文化,知道他人音乐存在的“文化生命”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的跨文化音乐交流,才能对人类音乐文化的性质作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种族歧视、大国欺凌弱国小国等时有发生,其原因就是缺少沟通和交流。而全世界艺术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了机遇。透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人民的生活、风俗文化、审美情趣等,因为了解才能彼此尊重,因为了解才能平等对之,因为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友谊的发展。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忽视对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因为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也需要世界的理解和尊重。音乐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价值就在于更好地促进这种交流与共处。正如罗门所说:“艺术能够也应该被作为获得世界性理解与同情,从而获得和平与积极的文化合作的手段来加以利用。它们可以用来缓冲种族、宗教、社会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敌对,并发展相互的宽容与友谊。”

  总之,音乐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极其显然的,关键是在对待音乐艺术的观念上,我们的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能达成共识,并能在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各司其职,齐心协力,那么,一个和谐的社会就会在音乐艺术的迅速发展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yjy/8080.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