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做了一定的尝试,如自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但是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还是凸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审视
1.1 课程开设目的不明,学科定位模糊,教学中存在偏执现象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一直以来不明确,定位模糊,导致使学生无法明确知道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教师也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因此陷入双重盲目境地。多数教师对大学语文是强调工具性、重在提高学生读写水平,还是讲究人文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上比较模糊。直接导致教学中存在偏执现象:或把主要精力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于教材范文的解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或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偏离学生的文化基础,单纯在作品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1.2 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行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按照人文思想的思路,采用专题方式编写文本。笔者认为,这样一味强调人文性,忽视其工具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与学生所学专业能力要求结合不够,显得不够实用;教材内容偏重于古典文学及其名家作品,对当代优秀的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有太少;教材中部分选文与中学内容重复,学生对教材没有兴趣,也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展。另外,教材总体来讲篇目太多,内容庞杂,而语文课的教学时数有限,不可能将教材的篇目全部讲授,加之高职语文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教学篇目的确定受教师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教学资源影响较大。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
1.3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技能不高,削弱了教学效果
有不少教师依旧用着“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老式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从头讲到尾单调的教学方式,这极大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封闭、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游离状态,难以领略到大学语文的魅力。据观察,在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教师仍在沿袭中学教法对单篇文章进行 “八股式”分析,“解剖式”讲解,使本来充满人文情趣的大学语文教学索然寡味,从而使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近几年,虽然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但一般用来放视频材料,许多教师不会制作课件,课件资料多是从网上下载的中学语文课件,并不适合自己的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4 成绩评价不科学,且缺少有力的制约手段
现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多采用结构成绩制,评价比例实行“四六开”或“五五开”,平时占40%-50%,期末卷面考试占50%–60%。平时成绩的获取最多只能平时抽查出勤率、检查作业,举行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或者写一篇论文,检查手段单一,也不科学。期末卷面考查多为开卷形式,(即使闭卷也无法控制)学生随便就能应付,顺利过关。这样给学生一个错觉:大学语文不用听课也能通过。这样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很难检查学生真实的学习收获。
2.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
2.1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生作为高考大军的末班乘客,大多数学生语文功底低下,素质不高,如果完全抛弃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则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而如果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则大学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成了中学语言文字的补课。所以,高职大学语文既不能讲成“五马分尸式”的“高四语文课”,也不能讲成“蜻蜓点水式”的“作品导读课”。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阐述,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编写特色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接受能力等因素,并将它体现在体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选和呈现形式的安排中,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教材必须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所强调的人文性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生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另一方面,根据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个特征,在编写教材时还应考虑职业特色、注重工具性,应多选用和今后工作、学习、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内容。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偏重于经典文学,学生不大感兴趣,教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1)扩展教学内容的外延,不局限于只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可以把与文学相关的内容包括进去,把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2)增加富于时代性和趣味性、带有探索性的内容,如热点话题讨论、有争议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化、校园文学、影视剧本以及最新科技发展的内容等,使大学语文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更具时代气息,对他们的人生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2.3 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承和分析性操作,轻视学生文学感悟和学习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创新能力不高,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转换教学主体,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现状,根据教材内容与体裁,灵活选用讨论式、情境设计式、演讲式、朗读式、演唱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 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1)采用专题讲座模式 专题讲座模式既可增加知识量和学术含量,又打破了单篇作品的“八股式”讲读模式,从而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刻板印象和厌学情绪。故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进行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可以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念或学生的切身实际,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底衬,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并能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教学中力求体现自己授课的个性风采和独特魅力。(3)构建课内外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现代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是多元化的,课堂之外还有图书馆、互联网、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如果能够合理地借助这些优势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堂精讲与课外博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将产生显著的学习效果。
2.4 改革考核方法,实施综合评价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课程考核不仅可以检验教学效果,而且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对教学具有导向性的影响。
笔者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围绕教学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使考核方式不仅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比较准确、科学的标尺,更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推进器。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写作、练习、问卷调查、座谈、典型例子分析、辩论、演讲、表演、展示、写文章、考查、考试等方式或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在考核方式上,加强过程考核,由“期中、期末考核为主”转变为“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把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人考核目标。这样,有利于克服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弊病。
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学业成绩做出的科学判断。学院和任课教师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创建一套系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考核体系,并事先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考核办法要力求作到全面、科学、客观、公正,主要是严格执行,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使学生感受到学院、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和考核是严肃认真的,是科学规范的,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投入学习。
3.结语
不可否认,要让大学语文课程逐步走出困境并迎来复兴,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国家、学校和教师多方重视,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自身的实践,一定能够开创出大学语文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wjxlw/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