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陇西时调的历史与发展,将采风所得来的原始素材记成谱。选取陇西时调中的《孟姜女》、《放风筝》与其他地方民歌进行比较,从而反应出了陇西时调的特点。
关键词:陇西时调 历史与发展 民歌对 时调谱例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gansu sort, will cover the income to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spectrum. Selection about the sort of \”meng jiangnu\”, \”the kite\” compared with other local folk songs, which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 gansu sort.
Keywords: west gansu sort of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ongs of getting PuLi
一、陇西时调产生的文化背景
陇西时调是受了陇西道情所影响,在早期大多数为道教的信徒演唱,内容大多数以劝善、孝顺、道义为题材。后来深受市人和文人们的爱好,大多数以适闲、乐趣生活为主要题材。最后发展与产生受到区域坏境、历史文化、政治宗教方面的影响。
(一)区域坏境的影响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中部,渭河上游,东面接通通渭县,背靠定西市,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族、回族两个民族。陇西又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人口49.8万人。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千古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群、州、府治所地,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二)历史文化的影响
陇西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文化地位,它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大历史人文重镇,陇西县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文学史上的“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都是今天的陇西人,这三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唯《莺莺传》及李朝威《刘毅传书》而已”。陇西地还曾经出过众多名人,比如汉医术方士封衡,与华佗齐名,著几本医书等。汉右将军廉襃、宋少傅王德,抗金战功赫赫,都是著名军事人物。
(三)政治宗教的影响
唐朝的开国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他建立了李唐王朝,李唐王朝与道教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出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会自己是太上老君李?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道教因而也就成为李唐王朝兴奉的重要宗教。自然而然道教音乐也对当时的民间艺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陇西也不例外,而且陇西也是李唐王朝的发迹之地。
二、陇西时调的历史与现状
先前,我对陇西时调的理解不够深刻,此后我认真的借阅了郑振锋先生所著的《中国俗文学史》、美籍陇西人士罗锦堂所著的《中国散曲史》、和《南曲小令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民歌时調集》,因而对陇西民间流传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小曲、小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现将陇西小曲、时调有关方面做一简单论述。曲者,不直也,一举其声而三折,亦指乐曲。曲牌者,曲调之各种名称。曲韵者,作曲之韵脚,但曲是押韵比诗词宽,没有诗词那样严谨。曲韵脚虽密,但邻韵可押、同一字可押。
小曲和小调,它始于明代,兴于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陇西当今流行的小曲、小调,都合于曲的规范,有曲牌、有调式、唱词都押韵。它至今在民间农舍、街头巷尾,地摊、茶馆寺庙中清唱和演唱,偶尔也粉墨登场。
小曲、小调确实是老百姓喜欢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中未纳入正统。近代郑振锋在他所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中首次将它纳入,在第一章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句话说,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罗锦堂先生在他的《中古散曲史》中说:“小曲是明人独创的,无论学士大夫、贩夫走卒都醉心于这种诗体,以资歌唱,吟咏。”小曲、小调、曲牌、调式,不是某一个人任意臆想出来的,它是经历数百年落魄文士和民间艺人千辛万苦地创作演唱,修改而流传致使保存下来的艺术精华。如陇西小曲曲牌中的《打枣杆》、《银纽丝》、《马头调》、《罗江怨》、《黄鹂调》、《滴落金》等在明朝和清朝就有文字记载。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时尚小令”调里、范谦在《云见剧目钞》卷二记风俗都提到《打枣杆》和《银纽丝》。明人卓人月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家吴歌……《罗江怨》、《打枣杆》、《银纽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霓裳续谱》是乾隆六十年的俗曲总集,其中《滴落金钱》、《黄鹂调》、《马头调》、《银纽丝》、《打枣杆》均有记载。《白雪遗音》是嘉庆、道光年间的小曲总集,卷一收《马头调》211首。并有古谱,因为不懂无法学唱。虽然曲牌名称相同,但在唱法上可以肯定的说大有不同。陇西至今没有发现小曲古谱,都是口传心授的。《白雪遗音》中的《马头调》唱词只有91字,陇西小曲中的《马头调》只有24个字,真是相差甚远,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在变,更何况是一首流行的小曲、小调。
今年,我看了青海、通渭、定西、武山录制的小曲和小调,都各有千秋。同一首曲子,由于传承人不同,再加上个地方方言土语发音的差异造成了个地方唱腔的变化,听起来味道不一,但又都特别的相近。
陇西所流传的小曲、小调中,唱腔与各地均有出入,尤其是唱词的变化,其原因是民间老艺人大部分都不识字,口授于他人,学的人又怕自己忘记,又一次转录成文字,再加上抄录的人文化水平低,不知所云。因此,所录唱词错误百出,如把曲牌名《银纽丝》写成“九死调”,《琵琶调》写成“皮巴调”。
在唱词中错误更多,把“楚霸王”唱成“楚八王”,把北京有个“康熙王”唱成北京有个“康西王”,把“古城壕边才团圆”唱成“古城好站才团圆”。
另外,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电视进入家庭,尤其是电脑的出现,大多年轻人喜欢上网,大型剧院电影院无人欣赏,更何况民间流行的小曲、小调。目前有灭绝的迹象,在不挖掘、整理,再过几十年就要绝迹了。到那时来说,又是对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
三、陇西小曲的传入途径
陇西小曲的传入,据初步所获得的材料和传说,大约可有三个途径。
(一)北京: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陇西县城府们街举子马如鉴先生,子月麓,赴京应试,三考近士及第。回陇西时由北京带来三支曲子,《文王哭狱》、《毛遂自荐》、《伍子胥过昭关》。据裴希老先生讲,唱词大部分由马老先生提供的,陇西小曲由此而兴起。还有《柳下惠坐怀不乱》、《梵王宫》、《李亚仙刺日》、《俞伯牙抚琴》等,均为写成文字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化全部失传。
(二)陕西:
陕西剧种复杂,主要剧种是秦腔。陕西有两个剧种和陇西的曲子有关联,一是眉户剧,二是碗碗腔(剧)。陕甘两省相邻,边境漫长,陇西又是丝绸之路的重镇,陕西眉户中有许多曲牌名称与陇西小曲的曲牌相同,唱腔相似而有所不同。岗调名称相同唱腔略有不同,《银纽丝》曲牌名称相同,唱腔相似,如《莲花调》眉户中叫《尖尖花》,旋律基本相似而有所不同。其次是碗碗腔,它的一些唱腔在旋律上的陇西小曲相近,在乐器上的二弦子和陇西五十年前所用相同,虽叫二弦子只拉不弹,铁指帽,牛筋弦,声音高昂古雅。在五十年代二弦子的应用,现在已经失传,这种乐器至今只有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和陕西碗碗腔剧种里拥有。
(三)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这是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它也是丝绸古道重镇。陇西有些小调在旋律上明显的和临夏、青海花儿相似,有共同的韵味,如“二瓜子赶车”、“割麦”、“蓝桥担水”、“走宁夏”等。
四、陇西时调的分类
陇西时调中有一大部分是反应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曲子。在当地人们笼统的称它们为秧歌。按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祁明芳老师编著的《中国民歌民族器乐欣赏》一书中的归类应归为五类:1、孟姜女调2、鲜花调、3绣荷包调4、剪靛花调5、银纽丝调
现举陇西时调中的《绣荷包》与陕西民歌《绣荷包》做一比较:
山西民歌《绣荷包》谱例:
陇西时调《绣荷包》谱例:
1、从调式上来说:山西民歌《绣荷包》它为五声
商调式;而陇西时调《绣荷包》为五声羽调式。
2、从乐句上来说:山西民歌《绣荷包》是两个乐句的单乐段;陇西时调也同样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
3、从旋律上来说:山西民歌《绣荷包》是四度跳进与级进的结合,刚健中见柔和细腻;陇西时调《绣荷包》也是四度跳进与级进的结合,柔和中见刚健和粗旷。
总结
通过这次学术科研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民族的世界,我们因该积极的去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该让它们自生自灭。传承与发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四卷
【2】 正则锋《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
【3】 罗锦堂《中国散曲史》
【4】 祁明芳《中国民歌民族器乐欣赏》
【5】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民歌时调集》
【6】 《陇西史》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inyue/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