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浅谈歌剧的创作背景

“歌剧是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诗歌戏剧等融合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是高度集中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本章将通过歌剧《刘胡兰》对其人物的英雄形象及性格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首先从歌剧《刘胡兰》本身入手,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详细阐述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来进一步分析刘胡兰的人物性格。

一、歌剧的创作背景

1、歌剧雏形阶段

二十世纪初,中国流行音乐教父黎锦晖于1920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并相继创作了《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12部作品,这些歌舞剧虽然不能完整地诠释歌剧的意义,但这些歌舞剧中有完整地故事情节、布景、对唱等歌唱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已经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所以,他是中国歌剧当之无愧的开拓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中国,在这样的政治背景条件下,我国相继出现了以抗日救国,保家卫国为题材的歌剧,如1938年向隅等集体创作的《农村曲》1940年任光创作的《台儿庄》、《洪波曲》1934年聂耳、田汉共同创作的歌剧《扬子江风暴》等。这些歌剧内容大多是宣扬抗日救亡思想,激励人心。这个时期的创作模式是“话剧加唱”这种形式的好处是直接表达,通俗易懂,是中国歌剧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形式。

2、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随后,大批作曲家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和题材,并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开展了一场“秧歌剧”运动

秧歌剧是话剧、秧歌、西区的结合体。它短小精悍,表达主题鲜明准确,故事情节贴近百姓生活,在音乐选材方面取自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深得老百姓喜爱。在秧歌剧的发展下,1945年,《白毛女》诞生,它的创作广泛吸收了中国地方戏曲的音乐素材,如:甩腔、悲呛、戏曲板腔体的运用,这些借鉴更加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丰富了音乐的织体,是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和张力。《白毛女》的诞生对中国歌剧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它是中国民族歌剧进入崭新阶段的标志,秧歌剧的大量创作到《白毛女》的产生,形成了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歌剧《刘胡兰》的第一次创作就是在这个时期。

3、歌剧创作的第二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在这样一个祥和的年代下,我国歌剧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发展,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歌剧题材由之前的抗日救亡转变成了对革命英雄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馈。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1953年的《小二黑结婚》,1954年的《刘胡兰》1955年的《草原之歌》,1959年的《洪湖赤卫队》等,这些优秀的历史唱段至今仍广为流传。

这一时期的歌剧特点是:1、借鉴西方音乐的贯穿手法,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整个歌剧的形式,使整部歌剧更为完整和流畅。2、借鉴我国戏曲的音乐形式,对中国民族歌剧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比如民族戏曲中的一字拖腔、悲呛、帮腔等唱腔形式,散板、快板、中板等板腔体形式,使音乐更具有艺术感染力。3、女性角色的音乐创作。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inyue/5806.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