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涉及的面很广,有些活动课堂上根本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管教师费劲心思去教,但效果还是很差,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乏味。再加上各种人为因数及历史原因导致目前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阐述:1、小学科学教育现状;2、主要解决措施。
[关键词] 科学教学 教育现状 解决策略
偶然的机会让我成了一位专职的科学老师,所以经常参加各级领导组织的各类科学研讨活动和经验交流会,同时结合自己这几年对科学教学的研究,觉得小学科学教育真是困难重重,一些反常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一、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1、科学教师自身素质急需提高
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很高。目前大部分学校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大部分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些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由于科学课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他们面对科学教学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再加上科学教师的课务繁重,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多,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再学习、去研究,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使科学探究教学很难落到实处,更谈不上把科学课的“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2、课堂探究时间严重不足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涉及的面很广,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再加上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生活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学生人数多,活动空间又那么小,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非常费劲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还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因此,在传统40分钟的课堂上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科学探究的需要。科学课的教学流程一般是先让学生对某一现象作出充分的讨论,然后再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之后才可以实验操作,实验之后还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果,试想这么多的一系列活动能让学生在40分钟内展开充分的探究吗?所以尽管教师费劲心思去教,但效果还是很差,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乏味。
3、评价制度严重滞后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关注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虽然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但是如何去评价学生,用传统的评价方案去评价他们当然不行,因此,我们应该如何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去衡量学生的科学能力与素养却成了难题。
4、科学课得不到社会力量的支持
近几年,虽然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逐年的加大,学校的硬件条件也不断的得到改善,但小学科学实验室还严重缺乏,许多学校不仅没有实验室,就连科学实验的存储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各类科学实验器材的配备了。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科学课还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还以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了,这种心态还需长期的去改变。
二、主要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教学现状,采取了以下几种主要解决策略:
1、搭建培训平台
教师首先要学习有关科学教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依托网络与城里学校的一些科学届的名师建立网上联系,经常进行网上研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平时争取多多外出学习听课,积极参加各级研讨活动。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现在所有的学校都已经有电脑了,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文、图、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来,而且有利于开拓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根本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探究活动,比如肉眼根本无法看见的微观世界、宇宙天体等宏观世界以及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等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3、建立学生评价制度
我们拟定了一份“科学课综合评价表”,试行了一年多感觉效果不错,(见下图)
三(1)班科学课综合评价表——第2组
实验时间 实验前是否检查材料 是否积极参加实验 实验过程是否合作、分工 是否轻声讨论 实验结束后是否整理材料 被老师
表扬或实验速度前3名 总评
另外,课堂上还采用自我评价,使每位学生在科学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一份收获,得到满足感;小组内评价,使组内同学互相协作、互相竞争;小组间评价,小组间同学互相监督、互相竞争。
4、多渠道取得社会力量的支持
科学教师也应该经常通过家访、电话、校讯通等途径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阐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通过科学课堂教学激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家长觉得科学课存在的必要性。
总之,科学课堂中存在的种种困难,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才能解决,尤其是我们一线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参考文献:
[1] 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 喻伯军 2003.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李金巧,杨向谊 2005.让孩子学会研究-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实践指导[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5] 高利明编著《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xxjx/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