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力求推进基础物理课程教学的前进步伐,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标下基础物理课程改革将教师教与学生学全面生动的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教学发展倾向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标下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将会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新课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一致认为:物理教学中教学目的并不是教材事先规定好凝固不变的东西,要不断的更新[1]。例如:教材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发展情况,六十年代教材体现“学科中心型”,其过分强调物理知识的专门化、结构化。然而这样的教材最终只适应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却不适应大部分学生。七十年代教材体现“学生中心型”,注重体现物理教材的教育发展功能,这样的物理教学也没能适应全体学生。为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特点、学生需要、社会发展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现代物理教材体现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三者相互融合与渗透。课程改革强调由单纯的积累知识过度到对知识的探究,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教学中体现实验教学,注重与其他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融汇与贯通,渐渐摆脱以教科书作为唯一授课标准的授课模式[2]。因此,新课标下基础物理教学改革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运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授课注重以实验教学为主,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在各种情境中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真正让学生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层层递进。
1改革的基础
物理教学的丰富程度和实用程度对物理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物理教学改革的支柱。如果没有教学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物理教学改革也难以实现。
1.1物理教学资源
物理教学资源是聚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中一切对教学和课程有用的人力、物力,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其中物力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物理教师的责任,教师是物理实施的基本条件性教学资源,决定了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
1.2物理教学资源的特性
首先,物理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如: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和社会教学资源……。
其次,物理教学资源具有特殊性,因地域、文化、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各具特色。
再次,物理教学资源具有潜在性,物理教材、实验设备、教学媒体的价值各异,在利用时需要根据其内在价值和教学实际相结合。教学资源能转化物理教学内容,支持物理教学实施,因此,教学资源奠定了物理改革的实施,推动了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
2基础物理课程改革
基础物理教学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摆脱记概念、背定理的机械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自由学习的理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4]。当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采用僵硬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地狱式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思维能力很是老套、往往不懂得举一反三。因此,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即为孩子减压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誉、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全面发展。
2.1改革的目标
以实验教学为改革的中心目标,同时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让学生将自然与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避免沉溺于为学而学的乏味学习中,同时能灵活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5]。因为科学素质是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
当今学生反映物理难学,物理概念、规律抽象不好理解,因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化难为易的能力不足,而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大多是通过科学实验总结、概括得出[6]。因为实验能化抽象为具体,把枯燥难懂的物理概念、规律通过实验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发生的生动具体的现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从现象到本质的逐渐发展。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在形象、生动、直观的实验面前,让学生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7]。例如;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运用实验来创设学习概念的环境。情景(1)将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地板上,情景(2)地板上放一块泡沫塑料板,然后将鸡蛋从相同高度下落,两种情景对比后者鸡蛋却没有被打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加强学生科学方法素质教育。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用所学概念、规律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物理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将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将物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学生也能达到举一法三、触类旁通,这也是学生将知识学“活”的关键所在,引领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自然结合在一起。所以,直观形象的实验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在新课程标准基础物理教学中,以科学探究实验为主,让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步骤,为学生今后的科学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2.2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
根据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从这七个环节中体现课堂上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参与研究过程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例如:研究竖直下落的小铁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从而认识到动手的意义,面对复杂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创造适合交流的平台。同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给学生一些空间,师生间互动交流,而不是一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些疑问,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从而也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学习。例如:同质量、同高度的静止铁珠和羽毛同时下落,究竟谁先落地,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行实践进行观察分析。老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而不是单一的讲授者。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观察事物现象,老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引导者、演示者,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创造机会。充分体现出教学中老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主体[8]。
如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让学生尝试解释家中电视机遥控器对电视机的控制,既可以使学生从观察、思考中学习物理知识、学会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又可让学生从观察中得以享受物理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新课标下基础物理课程的发展趋势
新课改革突出科学素质教育,除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发展学生思维,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经改革逐步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淡化升学竞争、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育目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9],
3.1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要重视和发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初、高中学校与班主任可以根据相关活动安排,定期指导学生记录自身的成长变化、关键表现与特长发展等。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统一起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在综合评价的材料与结果上更努力做到“一个不能假”、“一个不能错”。
3.2分科教学转变为全新的课堂教育
为促进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长期以来“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的观念。考试中体现文、理相结合,即防止学生偏科,也有利于推进初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育倡导终身学习,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培养学生将知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在各种情境中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跨学科的能力进行评估,让学生报告自身的学习动机、自我理解和对不同学习环境的态度,形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总评估[10]。
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之外,还要及时关注学生对其他知识的获取与吸收情况。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关键能力框架进行必要的拓展,增加诸如信息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3]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12
[4]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5
[5]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7
[6]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9
[7]金一鸣,刘世清.基础教育评价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8]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9]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10]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wuli/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