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丰富多样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快速萎缩,直接导致了客家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缺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直面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积极保护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充分挖掘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引导民众参与民俗活动,在传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中展现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客家文化 建设 现状 弘扬 途径
客家民间习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扎根在客家传统社会中,是客家乡村中最充满泥土气息最具文化亲和力的草根文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曾经像春花般姹紫嫣红开遍客家田野的客家民间习俗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已成昨日黄花。一些在客家社会传承了数百年蕴藏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的民俗活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然作用下的客家社会变迁还在延续,新一轮的由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面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乡土文化与都市文明的抉择下。客家民俗文化将何去何从?
一、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
清朝武平举人林梁峰先生《一年使用杂文字》(上杭马林兰藏版)②,俗称《元初一》,成书于康熙年间,流行于闽西客家祖地,赣南、粤东等客家聚居地也深受影响。该文共4755字,内容十分丰富.按时间顺序从正月初一说到大年三十。几乎说遍了客家社会民情风俗,是研究闽西客家话和探寻客家民俗的珍贵资料。但随着社会变迁,传统的客家风俗已经发生了巨变。
1.受现代经济生活影响,客家传统年节习俗发生质变。《元初一》中描述的客家过年习俗是,“年初一,早开门”,头顶大礼拜新年,“点蜡烛,装香灯”,祖公堂上神坛社庙先祭拜,初三开始拜亲戚;鸡鸭肉圆豆腐糕饼,堆盘满桌,客家美食任你尝;花灯龙灯马灯船灯扇灯,锣鼓笙箫弹琴吹笛,“上乡游到下乡转”。从大年初一开吉门放爆竹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夜,吃喝玩乐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在现代经济生活影响下。如今客家乡村的年俗早已经和城市“接轨”了,移风易俗,简单,冷清。从除夕看春晚开始,无论大人小孩,都围着电视取乐,电视节目取代了丰富的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客家昔日的热闹场面、喜庆气氛不见了。客家传统村落唯独最能体现邻里宗族平时互帮互助精神的红白喜事也向城里看齐,宴请亲朋好友到乡镇酒家操办,或请“流动酒家”进村代办,虽然简单省事。但过去一家有事大家帮忙的和谐、喜气和热闹氛围消失了,人情、亲情渐淡漠。
2.技艺性强的民间娱乐活动难以为继。一些技艺性强的民俗,如客家戏剧、客家武术、客家绝技等。虽然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幸运地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因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不力,现状令人担忧。下面,我们以梅州客家木偶戏为例。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濒临失传。
明朝初年,闽西木偶戏已传入粤东。据《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所载,梅县的木偶戏是由福建上杭传入的。旧时梅县提线木偶戏班有不少,至建国前夕还有6个。即梅城谢发父亲谢瑞庭为班主的“乐尧天”,黄宝师为班主的“奏吉祥”、南口车陂刘伟荣的“荣华堂”、南口圩陈立郎的“富天彩”、隆文李达安的“合一声”、松口童士洪的“乐升平”。1910年,梅县“奏吉祥”木偶戏班曾由华侨黄双 先生“绰号黄百万”聘请到南海群岛的泰国、新加坡、大北等埠叻去演出。深受华侨的好评。
在受流行音乐、电视影碟影响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木偶剧团的命运遭到严重影响。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时代发展,人们对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最主要的是它受到电视、影碟等竞争,提线木偶艺术存在表演程式是老套套、老传统、舞台设计陈旧等缺陷,以至老人不想看、年轻人不喜欢、演出不景气。从而造成了剧团经济困难,演员们情绪消沉,思想波动。演员们认为同木偶人打交道没出息,木偶剧无前途,会给社会淘汰。有些人跳槽离岗自谋出路。
目前政府对剧团经费实行承包制。就梅州市而言,市级剧团的演员只发八成工资,梅县、五华的木偶剧团属县级剧团演员只发五成工资。演员要增加经济收入,只得靠多演出才能增加收入。
在现实面前,木偶戏这样古老艺术剧种,面临着兴衰存亡的挑战。它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在市场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下,大埔的专业木偶剧团在1993年解散。
五华县木偶在改革浪潮的逆风中生存下来。虽然剧团现在不景气,但还在惨淡地经营着。该团还继续创作排练适应时代潮流的节目在城乡各地演出。
当今能坚持上演的提线木偶剧团,在祖国大陆也就只有6家了,它是陕西省合阳、浙江省平阳,福建省泉州、上杭,梅州市梅县、五华6家提线木偶剧团。
造成目前境况,一是传承人青黄不接。“高腔”木偶传承人王荣昌现年63岁,“乱弹”木偶传承人刘金寿现年66岁,仍活跃在木偶演出市场的艺人平均年龄在57岁左右。“现在演出市场不景气,演出工资太低,年轻人不想学这门手艺了。当地民间与政府搞了个木偶戏少儿~班,也流于形式,是闹着玩的,很难寄希望于他们来传承。”④二是政府无资金资助演出,演出场次有限,多数剧目已经一二十年没上演了。三是演出剧目陈旧,缺乏专业创作人员,观众越来越少。
弘扬客家文化的主要途径
客家文化源远流水,内涵丰富,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客家先民艰苦的创业的历史,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更深刻的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有助于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客家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弘扬客家文化精神。
1.建立客家学研究中心以及工作平台
客家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客家族群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问。要弘扬客家文化,必须有赖于客家学的建立,使用人文及社会科学整合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客家移垦史、客家语言、客家文化、客家族群及其相关课题,诠释客家总体文化和地区性客家文化的特色。政策上,应尽快建立客家文化研究、资源汇集与整合机制,使客家文化的研究学科化、集中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客家学或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推动客家学研究,拓展客家学研究空间。其次,拓展客家学文化知识风格,建立知识中心工作平台,整合并利用信息科技,进行甄补、研究工作。再次,客家文化教育应纳入地方教育体系,并把客家语文教育纳入客家知识发展体系之内,使客家知识网络成为客家文化教育的活水源头。
2.客家地区学校设立客家文化教育周
素质教育首先是品德教育。作为客家地区的学校,强化学生客家精神的培养和客家品质的树立是最好最有效的品德教育。例如,台湾有所享誉全岛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就是以“教育周”强化道德教育而闻名,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笔者认为,客家地区中小学和嘉应学院等也可以参照忠信学校教育周的做法,充分利用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客家文化精华。
3.设立客家人文教育的展览馆和人文景区
客家民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称,梅州客家文化属于我国典型的地方优秀文化。因此,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地方优秀文化传播方面,梅州客家文化很具有代表性。
博物馆、展览馆、旅游景区是对中小学和所有客属后代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客家公园、梅州华侨博物馆、梅州院士广场等人文教育作用。
梅州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民风独特。依托客家文化资源优势,除了品牌打造,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及打造古民居——古老的客家围屋,还要光大正宗的客家美食,及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客家方言,弘扬客家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
4.推动全球客家文化交流
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成分,在建立客家文化特色之际,必须与其他文化交流互动。以政策促使彼此之间的认识与交流。政府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族群秩序,谋求客家文化交流与整合。而就海外客家文化之交流而言,客家人散居全球各地,这些散居全球各地的客家人所在之处,都有客家文化,他们都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体。在社会全球化之后,国际间客家人的文化交流,定能提升我国的客家文化,形成全球客家网络,强化玉全球的联系。
加大改革力度与政府投入
文化部门对继发展木偶艺术作出了能力。2002年秋,广州少年文化宫的木偶艺术表演厅建成,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
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剧烈的潮流下,梅县木偶剧团进行了改革,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教育演员们热爱自己的专业艺术,使大家认识到要用艺术精品来博得观众喜爱,这是关系到木偶剧团生死存亡的至关要点。为嬴得和争取更多的观众,立足于社会。剧团对进行舞台改造,提高表演艺术性。其次是剧团进行机制改革,实行多劳多得的措施。剧团坚持送戏下乡,面向农村山区,用多演出多收入的办法来堤高工资,改善演员的生活。
这几年,梅县木偶剧团的足迹遍及闽、粤、赣、湘边区和梅州市各县的乡镇、农村山区、工矿、学校每个角落。所到之处、深受众多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终于摆脱了困境,获得了生机。
据调查,而今木偶戏还是有人看的,还不至于消亡和淘汰。闽粤客家地区的专业木偶剧团和业余木偶戏班还在城乡各地演出。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人对旧时的民俗还在沿用。有些人建楼房迁新居时,也会请木偶戏班来演出热闹一番。有些回乡的海外华侨和致富了的老板、企业家们有时也会出钱请木偶戏班到村中演出。
近两年来,梅县木偶剧团还排演了一批少儿木偶戏,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一个学生》、《狼来了》等一批适合小朋友观看,并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剧目,深入到学校演出受到老师学生的欢迎。
结语:客家人是客家文化的主体,也是客家文化的传承者,客家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必须依赖全体客家人的共同努力,还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客家文化政策来推动。客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是客家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资产。客家人必须共同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在社会全球化与多元化主义的浪潮之下,思考振兴客家文化,谋求族群和谐与永续发展。李师师进步的、连续的与发展的,客家文化是传承、创新的与前进的,我国与全球的客家文化,都能永续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1】 邱立汉 新农村建设中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及其传承——以闽西客家祖地为例 【J】龙岩学院学报 2013.03
罗维新 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
【2】陈元双 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3】刘焕云 21世纪台湾多元化政策与客家文化之发展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wenhua/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