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论文】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摘要:本文在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教材的章节排版、内容、插图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生物 新旧教材 对比 分析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为响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号召,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以其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给生物教学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新教材对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课程在课程改革前使用的高中教材,其知识体系是普通生物学体系,是以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为骨架和线索来构建的,每一章节都各自围绕一个基本特征来进一步阐述和讲解。不同于旧教材,模块式的课程是新课程的特色,强调在每一个模块都应当有其一以贯之的学科思想和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因此,为分别构建各自的知识体系,每个必修模块都要独立成一本书,三个必修模块也就有了三本书。[1]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差异除了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在很多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现从宏观上的浅析,谈谈个人对二者差异的一些看法,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为今后自己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能更顺利地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队伍中去做准备。

一、从章、节编排结构上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对每一章的编排体例,新教材和旧教材都有章题名、引言以及题图,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但是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内容——“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题”,其中“本章小结”的内容是对该章的知识进行要点归纳和概括,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自我检测题”则是通过典型的练习题目辅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并加以灵活运用。

   新教材和旧教材在每一节的编写上除了都有正文、练习、课外阅读部分外,新教材比旧教材多了“问题探讨”和“本节聚焦”这两个部分。“问题探讨”的是新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设置在每节的开始,由图片、情景和讨论题三个部分组成,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出与本节相关的问题,更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本节聚焦”是针对教学目标特别是认知目标而设置的,它以问题的形式告诉学生本节应着重学习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明确本节学习的目标。同时,新教材在引导学生对生物学史上的认识非常重视,在章节中以“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方式向学生展

示科学发展的曲折和艰辛,以及科学过程的继续和发展创新。[2]

由此可见,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更加注重教材本身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引导以及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领。

二、从实验课设置上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

课改后,实验课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与旧教材相比更为突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

   新教材在保留旧教材当中三个很重要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2个实验,把过去的验证式的实验变成探究式的实验,比如:在教授没得特异性时,不是事先把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这一信息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一结论,既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结果,更强调的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同时实验的类型也更加丰富,有定量分析型实验(如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定性分析型实验(如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实验)、自行设计型实验(如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基本技术型实验(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的鉴定)、模拟探究型实验(如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人猿间亲缘关系的模拟实验)。这些不同类型实验的设置,有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手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的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知识的方法、技能和技巧。[3]

从内容增加减上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

   单单从第一册的教材来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内容,对一些不合时宜的知识也进行了修改和删除,对概念的定义也更加细致明确,表达方式更加具体清晰,说法上更严谨。二者在部分内容上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蛋白质功能:(1)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3)运输作用;(4)调节作用;(5)免疫作用。 蛋白质功能:(1)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重要物质。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 原核生物:蓝藻、细菌

在光镜下,线粒体大多数呈椭球形或球形 在光镜下,线粒体呈粒状、棒状

叶绿体的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基质中还有少量的DNA。 叶绿体的每个基粒都是由10-100个片层结构重叠而成。叶绿体中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就分布在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在片层结构薄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基质中还有少量的DNA和RNA。

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大多数动物、植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增加数目。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叶绿体中色素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叶绿素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可见的太阳光。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两种基本形式: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除以上内容外,新教材还删除旧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如删除“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词、协助扩散有关的内容、线粒体结构中的基粒、质体一词、质体种类、酶的多样性、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食物消化等内容。

四、从内容呈现方式上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

  旧教材必修部分以生物的6个基本特征为主体构架形成整体编写思路,按照这种方式依次呈现9个章节,表现出以知识发展过程为核心的呈现方式。

  新教材总体上打破了以知识为主线的呈现方式,新教材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注重创新性,内容全面而丰富,体现了时代性与选择性。新版的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有如下两部分六个板块组成。

  新课改必修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必修部分来说,单元的划分变小,相对一个问题的展现更集中独立性增强,在3个必修板块中具体表现为:分子与细胞板块:它以细胞为中心呈现出了6章内容;遗传与进化板块:它以基因为中心呈现出了7章内容;稳态与环境板块:以稳态(细胞的稳态、个体的稳态、系统的稳态、社会的稳态)及稳态的调节为核心呈现6章内容。

  不难看出,新教材所包含的知识被很好地重新整合,相对独立地发展为完整的板块,每个板块各自具有独特的系统和严密的知识体系。另外,再加上选修部分的三个板块,显然新教材的内容较旧教材广泛。总共六个板块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方法、知识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将人文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5]总之,新教材在内容上十分全面、丰富。

五、结语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简单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必然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教材的改革促进了教育与教学的改革,然而课改的精神与要求则需要教师的深入贯彻。作为生物教师,只有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认真研究与分析教材,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新教材的效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谭克洋.普通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比较和教材教学中的困惑与理解[J].中学课程辅导•教 学研究,2012(7).

[3]王小燕.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研究[J].教研教改,2009(2).

[3]杨慧.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新旧教材的差异及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0).

[4]孙友林.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分析[J].中学生物学,2001(6).

[5]曾慧. 试论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特点[J].科技经济市场,2006(6).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shengwu/774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4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