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也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一套科学完整的质量认证体系,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还能有效地消除贸易壁垒。但是现阶段我国质量认证体系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基础设备的管理就是影响企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是从企业的基础设备管理方面来谈企业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关键词:质量认证;基础设备;重要性
引言
企业的基础设备,又称生产设备,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前提条件。基础设备的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的生产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提高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1企业的质量认证
1.1质量认证的概念
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是第三方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开展一系列的外部质量评定活动,并在评定合格后,给予书面证明。
1.2实行质量认证的意义
实行质量认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第三,有利于提供产品信息,指导消费,保护消费者利益,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2生产设备
2.1生产设备的相关概念
企业的生产设备是指由一定的电路、线路或机械构件组成,主要用于提供作业条件、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并在长期、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主要包括:生产用的机器、工治具等。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科学管理生产设备对企业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旦签订,即受到法律的保护,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到严重的经济和法律制裁。另外,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能很好的旅行合同的规定,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质量认证和信誉。甚至还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3目前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状况
3.1缺乏优秀的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大型设备租用市场没有形成系统的队伍规模,由于给设备管理使用者的工资待遇不高,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等原因,造成大多数从业者改行,以至于造成人才缺失。这些也造成现有的工作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企业内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故障出现的原因,导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3.2 落后的维修保养方式
在设备的使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由于大多数的设备长期在粉尘浓度较高、任务量较大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相应的对设备的保养要求也较高,但是由于企业想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而减少对设备的保养,导致设备的保养工作不到位。另外,在维修的时候,维修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任务量,很多情况下都是减少了维修的工序。这样做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修理好机器,还对维修人员技术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3.3严重的拼设备现象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企业在完成招标、投标的工作之后,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使生产设备进行超负荷运载,没能及时的检查、修复小故障,最终使小问题带来大麻烦。这样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不仅不能保护好设备,同时也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智能停止使用,以至于工期需要拖后加班加点来弥补。在设备需要维修保养的时候用来抢工期。这样做只会降低设备的寿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3.4没有清晰的管理体制责任
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规范、制度来明确各单位、部门的责任问题,导致各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形成了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管理部门由于没有没有相关的文件能约束使用部门。使用部门只管将设备投入生产中,不注重它的保养和维修,在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过多的依赖维修者,形成了一种畸形的管理模式,给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3.5缺乏对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有些企业缺乏从长远的利益角度考虑,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购买先进设备中去,但是在吸纳和培养专业的操作、维修人才方面却不愿意花钱投资。导致企业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这就无法满足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管理需求。即使现阶段有些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员工进行相应的短期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的实践较短以及员工自身的不重视,导致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并不能规范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3.6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
现阶段,在一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综合管理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设备的管理方法仍然很落后,跟不上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的脚步。企业设备管理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以经验为主,“头痛医头,脚痛治脚”。
4如何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
4.1提高设备管理的协调性
要想提高设备管理的协调性,就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且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检查设备时,一旦发现了问题要及时告知相关负责人,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并执行。实行相关的奖惩政策,提高员工按要求管理设备的积极性。
4.2努力减少设备事故率
无数的事实证明设备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如果企业在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方面做得合格的话,有利于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3系统地管理设备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减少设备管理的时间和成本。但是在减少管理设备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又能延长设备的寿命,其中重要的一个做法就是对企业的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管理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每台进行技术归档;第二,分析统计每月所需的所有设备,总结经验;第三,加强事故的预防措施,并改进技术。
5实行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化大生产已经进入火热阶段,设备的自身管理已经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在现阶段,企业比如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设备进行系统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5.1树立科学管理设备的思想
企业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科学的管理理论运用到设备管理的实践中去,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2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是建立正确的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经历了从静态数据管理向动态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静态数据应分层级建立各类基础信息。但是,在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生产中,应该着重强调动态数据管理,控制设备的工作流和信息流。
5.3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设备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要求。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企业设备的管理、维修与养护的规章制度。建立与设备管理思想相适应的全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不断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要。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qygl/7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