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考评

1.2.3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如何解决社会矛盾的探索和反思

20世纪前期,苏联社会确实同时存在这两种矛盾:“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即工人与农民阶级与其他的无产阶级的矛盾)和“无产阶级范围以外的矛盾”(指主要指工人与农民阶级与富农的矛盾),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一般承认“无产阶级联盟内部的矛盾”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渐缓和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无产阶级联盟范围以外的矛盾”却一直存在、并愈发的尖锐,除非消灭富农。1936年斯大林在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完全在苏联建立起来,强调苏联是一个完全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社会矛盾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与国家前途上提出政治与人民的道德精神将是推动苏联继续前进的动力。在苏联国家和党内出现一些与斯大林的思想不一致的声音的时候,斯大林将这些意见全部归于反对社会主义、破坏苏联国家建设的阶级斗争矛盾,也最终导致了阶级斗争的扩大,造成的极其严重的后果。直到1952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没能处理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我们应该肯定斯大林在晚年对于这一矛盾的认识的正确性;然而斯大林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矛盾,却没能认识到这一矛盾的重要地位,没能把这一矛盾当做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解决。

毛泽东吸收了苏联关于如何处理社会矛盾的失败和反思的经验和教学,在理论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和列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如何处理社会矛盾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个全新新的关于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学说,这是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和升华。

1.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成型过程

苏共二十大后,政治局在扩大会议上讨论了如何批评斯大林的个人错误的这个有关苏联和整个共产国际的重要问题。1956年4月,《人民日报》根据政治局的有关讨论结果和意见编辑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一文,文章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认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能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一切矛盾是不切实际的。文章同时指出:“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进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着的。否则,社会就不可能再前进了。”[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31]4月25日,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具体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大关系的内容。《十大关系》指出:“这是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有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

12月4日,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存在着敌我矛盾着一观点。他指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针对同时存在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式,前者要坚决的进行镇压,而对“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以说服教育为主。[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4]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再论》)它是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为根据写成的文章,于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它更深层次论证什么是处理两类矛盾的最佳方式,我国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被总结归纳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一定程度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准备是《再论》、《一论》奠定的。多次斟酌和深入考量之后,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是论述怎样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讲演《正处》后,思考大潮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并未因此结束。《正处》历经了大约4个月的斟酌修改,直至同年6月19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公开发表。我国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正式发表过的稿子,进行仔细的研究对照,因此而总结出一个最根本的标准,即:不仅发表稿的论证深度、理论高度及内容的完备程度超过讲话稿,而且发表稿添加的一些关于阶级斗争的言论的确同讲话稿的风格大相径庭。原来讲话稿的主题、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继续保留在正式发表稿,内容思想更丰富,理论形式更完整,使语言形式和逻辑结构严谨化。阶级斗争的论述在发表稿加强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仍然存在,各派政治力量间的阶级斗争也有所增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还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也没有关于真正解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胜负问题的论述;使打击修正主义的内容有所增加,认为它有很大的危险性甚于教条主义,着重论述开展其批判是重要的等。一方面讲话稿的精神与这些论述有着不和谐的因素,另一方面若任其发展,会使错误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更加严重。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科学的角度审视这些不协调的论述。

纵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稿到正式发表稿的这一过程,我们看到它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正处》之所以从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到科学理论学说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这些补充、修改,它成为马克思主义著作当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

2 从历史和学术方面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1历史方面

作为宏观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作品,《正处》总共囊括问题有十二个,涵盖了民族资产阶级、敌对阶级、知识分子、农民与我国工人阶级的种种矛盾;包括了文化、经济、政治等各种各样社会矛盾;更有一点是国内的矛盾和与外国的关系等内容无所不包,《正处》作为当时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分析最科学、最完备的著作从宏观上把握了我国社会矛盾关键点。

毛泽东那些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现状、性质、解决方案等论述,给人们提供了分析和认识和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最正确的导向,和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如何面对、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正确的导向,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框架内改革的根本因素。

对于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一问题,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很大程度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它的指导意义很大,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2.1.1这一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说将马克思主义中的普遍存在的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按自己的路子走,毛泽东很到就提出来这一重要的理论成果。例如在新民族革命时期,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并且成功的得到了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同样我们也要找到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样才能胜利。“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邓小平给的称呼。毛泽东则是在国内找实际及国际的共产主义两大方面的现状下出发,并且建立在中外的历史经验上,提出的两类不一样的性质矛盾学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毛泽东能够成功的处理这一问题得益于他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为两类,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一个总的任务,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加以探究,这一成果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大财富。

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有个问题就是是不是一定要走几个发展段才能进入社会主义?中国又是身处哪个阶段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对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和正面认识社会主义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也有深远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毛泽东的探讨也是有益的。知识分子问题在1956年1月召开,他根据我国已在社会主义已经得到的根本性胜利中,提出重大的思想即“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在《正处》中正式提出。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成”问题。进一步提出是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由于我国制度“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的问题,所以说我国是没有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深刻提出“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现在,这个物质基础还很不充分),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论中,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针对实用性的谈论了这段话,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刚结束或者说是刚进入到社会主义中,边有人不停地谈论起共产主义了。整个国家活跃着“大跃进”,有人便缺少依据的认为,我们离社会主义社会不远了。这是主观认识缺乏客观事实,错误的对实际的理解,远离了具体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

毛主席所谈的这些话还有其他意义,干脆的说了若干个不同的阶段也会出现在社会主义。他预测提出,可能会有不发达和比较发达存在,比较发达可能还会时间更长。从现在看,这个断言的实际性更强。马克思主义经典就预言要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后面的并没有正式说过,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具有很创新的成果。虽然它并没有被突出并强化和展开,但是他的价值确实很显然的。我们的初级阶段理论便来自于此。

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正处》的贡献包括: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被系统完整的建立,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首创。他提出,是列宁早就认识到了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并不是首次有毛泽东提出,但是列宁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调查探究,因为他的实践太短。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是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人。第二,毛泽东也是把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归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问题并没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中,这就是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这珍贵的理论合乎情理的解答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让我们更快的完成了对作为阶级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重大责任。在国际上马上有了很大的反应对于这个理论。第三,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有了明确合理的认识。要想在我们这样的具有深厚小农经济的农业大国中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正处》也明确提出要完成“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并且着重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仁川就很好的说明中国共产党人要脱离苏联模式,在心历史阶段,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要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并且应知道,我国50年代探索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就要走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当前我国进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心阶段,有符合国情的工业化,这仍是一个重要的方针政策,此道路即适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也满足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对于工业化国家的思想和实践,明显反应了我们优秀的共产党员的艰辛探索,是我们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2.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来源也来于此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并没有被明确提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提出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其中就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关系和矛盾的政策。例如,用民族的方式看待人民内部矛盾,其中也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对待在科学文化中的种种矛盾,同时,坚持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的方针来来自于共产党和民族党间的矛盾,要坚决用统筹兼顾和适当安排的政策来面对全国城乡中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处于国家、集体、个人中的矛盾等等。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maogai/3434.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