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顺应这一要求,把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安全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已超过了51%,连续三年超过了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向服务业集聚,已突破了传统的对外投资动机,利用外资已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我国的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服务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服务;经济体制 ;贸易;格局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的跨境交易。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的可贸易程度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快速发展。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新形势,不断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服务贸易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和合作热点。
第一,发展服务贸易是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必然要求。我国虽然已经是货物贸易世界第一出口国、第二进口国,但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主要从事低附加价值的环节。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影响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因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普工工资快速上涨,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力受到削弱,但劳动者素质明显改善,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大增加。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为劳动者提供更高收入、更加体面的就业岗位,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弥补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侵蚀。此外,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是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地位的方向,从研发服务到专业服务等生产服务,正是“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价值环节,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延伸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条,提升分工地位。
第二,发展服务贸易是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服务贸易可以引进新的商业模式、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加剧国内服务市场竞争,带动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服务业对外开放将推动服务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服务业发展。此外,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加速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外部市场,有利于在高端服务业中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加速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发展服务贸易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展服务贸易,一是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二是有利于节能减排;三是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四是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与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发展货物贸易出口受制于区位劣势,但发展某些服务贸易则不受区位的限制。例如,很多服务外包只需互联网即可解决与外界交易的问题,工程承包、旅游出口等也不受内陆地区的区位条件限制。发展服务贸易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缩小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尚不完善
(1)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过多地集中于房地产等利润较高的非传统服务业,以及中国服务业与外商投资存在较大的技术差异,因此,外商投资并未给中国服务业带来明显的技术优势。另外,在服务业领域,由于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管理技术、技术诀窍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的差距远大于制造业,中国服务业吸收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与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切磋技艺的能力和水平,导致当前我国服务业技术吸收能力很有限。
(2)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大多被压制在产业链的低端。
随着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增长,其对我国服务业资本和劳动要素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服务业外商投资不断增长的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与内资企业关联度不高。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向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扩张,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跨国制造企业,在如此情形下,由于本土生产性服务业不具有为外商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能力,必然造成本土企业技术难以升级的不利后果,导致我国内资生产性服务业被压制在产业链的低端。
(3)服务业外商投资并未显著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由于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品牌效应远大于国内企业,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大规模进入,将对本土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压力,本土服务业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了。以餐饮业为例,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后垄断中国快餐行业市场,而且其真正的核心技术和餐饮配方一直掌握在母国手中。同时,服务业外商投资并未显著提高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外商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远小于其对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
(4)外商投资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服务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比制造业更为深刻,例如,信用服务业规模虽小,但与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相关;再如,我国审计等专业服务规模较小,如果国外相关企业全面控制我国高端审计市场,将有可能导致我国国家经济数据不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务业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国际背景,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怎样抓住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拓展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新空间,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我国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5)积极有序地推动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开放的区域结构。
首先,扩大区域开放,缩小地区间服务业发展差距,以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区域服务业大发展。其次,积极吸引境外公司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地区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并按照其对地区各级财政的贡献率由受益财政给予有吸引力的补贴。最后,调整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策略手段,拓展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有效途径,积极引进国外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物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对具有牵动力的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和补贴,促进服务业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
(6)优化我国服务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特别要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首先,放松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限制,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和充分发挥服务业自身需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从产业层面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其次,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通过政府扶植与政策倾斜等方法提升我国服务业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贡献度。最后,大力促进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7)以外贸结构转换为出发点,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为了增强我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需要不断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优势,逐渐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延长货物贸易价值链,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同时,要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在对外出口结构中的比重,改变因大量进口资本密集型设备而阻碍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状况,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步提升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制造业产品生产链条,促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kjlw/1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