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论文】浅谈银行会计的风险及防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银行风险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银行会计业务、人员素质、制度等方面列举了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并简述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银行会计的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银行会计;会计风险;风险防范;会计风险防范;银行会计风险

【引言】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很容易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许多银行管理者忽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制度上的缺陷给社会上不法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了机可乘。已有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也会引起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银行会计的风险

所谓银行会计风险,就是银行会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会计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银行的每一笔经营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和实现银行基本职能的过程。由此可见,银行风险的产生、发展是与银行会计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加强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

(一)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银行的会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务基础工作。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上来看,核算非常多,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贯穿于银行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中。

(二)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主要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会计结算作为银行经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任何经营活动可以说都离不开会计结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业务的拓展,银行会计所面临的风险逐渐趋向于多样化、扩大化,近几年金融体系的大案、要案不断,就与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1.票据的结算风险

票据的当事人签发票据时填写不清楚,使会计人员不能准确入账或者支付,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2.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

电子汇划业务也存在风险。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也日益成熟,各个银行为了加快资金汇划速度,通过电子联行汇划的资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风险。

3.信用卡的结算风险

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其客户提供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支付结算工具,它的产生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三)银行会计的管理风险

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发展,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大量缺乏。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银行人员素质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很容易发生会计上的差错。

2.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部分基层网点特别是办事处、分理处,都是领导说了算,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3.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清

在银行实际工作中,会计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财务制度不完善,有些会计可以从中钻空子,谋取个人的利益。

  (四)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二、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们不难从以上风险可以看出,主要因制度安排、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方法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

(一)我国管理模式不健全,运用不到位

1.在管理模式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文化。

2.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目前都与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极易导致风险发生。

3.地方保护主义情况严重,地方政策使一些银行享有更好的政策和条件,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从而造成了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

(二)制度不完善

首先,实行新会计制度后,银行记账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成“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小则事关银行自身的利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再次,允许银行集体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方法过死,审核的手续过繁,使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脆弱。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得银行会计对日益增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可能带来的高风险缺乏有效的披露。因此,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就日益显现出抵御风险的重要性。

 (三)人员素质偏低

各个单位往往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制度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更是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单位很少把工作放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四) 领导决策失误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未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反馈信息,或者未能通过核算、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从而可能带来损失。

 三、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核算制度的严密性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等基本核算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及时地填制会计凭证,严格要求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对于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单独设立账簿进行登记,在遵守记账规则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相关核算的规章制度,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

(二)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银行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强化银行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银行会计人员实际操作水平。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

1.强化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开性,通过预算我们不但能对未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相关的披露,而且也为以后各项资金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防范会计风险。

2.强化授权批准控制

  各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实施职责分离管理

  由于银行会计的特殊性,一般银行内只设立一个会计窗口,我们要职责分离,单位内不相容职务按照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4.实施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是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责任。

(四)加强银行内部审计,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机构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银行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首先,应当有专门的机构专司风险管理职能,定期评估全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其次,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资产分类制度、审慎的会计制度;最后,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估,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各银行要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业务处理、会计信息的提供、银行的管理等提供帮助。

2.银行会计人员在录入信息或者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

3.对银行计算机系统实施有效的内在控制,如对输入数据要检查其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构建支持银行财务分析、盈利分析和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六)引进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管理范围,全程的管理过程,全新的管理方法,全员的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对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强化金融财会工作对经营行为的监督职能,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法制建设,并对金融机构会计行为加强监督,才能控制和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结论】总之,财会人员一定要把好“财会关”,把钱管理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行为准则,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向党和人民负责,坚决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权益,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努力提高会计水平,控制银行会计风险,将银行风险降到最低,为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rx/956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5年1月5日
下一篇 2015年1月5日

相关推荐

  • 证券场外交易制度探析

    [摘要] 场外交易制度作为证券交易的主要制度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能弥补场内市场的不足,又从客观上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证券场外交易制度的内涵与特点,随后介绍场外交易…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23日
  • 中山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研究

    摘  要:融资难一直是限制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规范我国的民间资金流动,对金融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指导的作用,自试点以来,它已经渗透进了中国经济…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以平安为例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背景

    前言近十多年来,再融资越来越受上市公司重视,再融资的总额也是逐年上涨,发展的势头很是强劲,许多上市公司把再融资作为其主要的融资方式。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的上市公司…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研究背景近几年来,在知识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迅猛发展,这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房地产市场消费…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金融学论文】浅谈互联网金融的地位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愈演愈烈,席卷着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是否能以其获取信用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冲击中国银联的垄断地位,从而使后者才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呢?中国银联是…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浅析房地产信用风险

    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信贷及货币投放量等因素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为使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中国自2009年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密集调控。自调控以来,房地产行…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金融学论文】浅谈金融危机的影响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降低,企业应加强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开拓金融创新产品,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金融危机环境…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2月18日
  •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第一章从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入手,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产生了。但由于商业银行在社会中的特殊性,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也将不同于一般…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23日
  • 论余额宝对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影响

    当今,全球互联网科技进入加速发展期,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兴事物随之兴起。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指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在线结算、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手段提供…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0月25日
  • 【金融学论文】浅谈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要: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极大冲击。虽然在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下,全球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企稳回升,但我国仍需在深化经济体制、扩大内需、稳定外…

    金融学论文 2014年12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