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研究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如今,全球经济正呈现出自由化程度逐步加深的特征,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规模亦不断扩张,年平均增速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国际贸易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对于我国来说,由于资本管制的存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入。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提高,至2013年年末已达到3.82万亿美元,增量高达5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量的边际成本远超过了边际收益,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产生冲击。高额的外汇储备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量的贸易出口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使得我国的环境和资源都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央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释放大量基础货币,对冲操作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这些举措干预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
纵观20世纪以来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大萧条的后果,如1929美国大萧条,1973年的石油经济危机,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泡沫,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次贷危机,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严重波及到各国的银行体系。作为一国金融系统的重要成员,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到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防范金融危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逐利性颇强的国际资本向我国金融体系渗透的速度正不断加快。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为履行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承诺,我国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到2006年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实行了对外开放。2007年以来,美、日、欧竞相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极大的溢出效应,一旦情形逆转,我国也将被动承受资本流出的负面冲击。受国际资本大量流动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将受到来自汇率、利率、信贷安全各个方面的考验,脆弱性会被不断放大,金融市场的波动亦将更为频繁。鉴于此,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关系,将商业银行业置身于开放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不仅能为商业银行衡量自身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提供理论参考,更重要的是,这对于我国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平衡、高效发展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笔者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三、四、五部分层层深入,分析问题,成为全文的主体。其中,第二部分界定了银行脆弱性的概念,并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对相关理论作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作为核心理论部分,深入剖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机理,并将利率、汇率、资产价格波动对单一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扩充到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第四部分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依据,顺次分析了全球经济联动下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现状。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部分。该部分首先在归纳总结学者测度商业银行脆弱性方法的基础上,借助SPSS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综合得分。其次,笔者选取了若干代表国际资本流动的变量,运用E-views与该综合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两者的长期协整关系,并结合实际对两次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解决问题,针对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了开放经济下治理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政策路径,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2. 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就商业银行脆弱性相关问题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通过分类整理,笔者发现大体上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两种视角:一种是宏观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宏观经济脆弱,进而从外在层面导致了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另一种则是商业银行体系存在内生的脆弱性,短借长贷和高倍杠杆的经营模式是商业银行脆弱的内在根源。本文论述的主题是国际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银行脆弱性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2.1 银行脆弱性概念的界定
为了维持全球金融系统稳定,IMF曾就银行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衡量银行体系稳定与否的重要依据,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多数银行是否具备良好的清偿能力,并且这种清偿能力在长期内都可以维持。银行的脆弱性与银行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概念国内的学者并没有确切的阐述,但笔者认为,银行脆弱性与金融脆弱性是密不可分的,银行的脆弱性是金融脆弱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脆弱性包含了银行脆弱性。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Hyman.P.Minsky(1982)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金融行业往往是高负债的经营模式,而负债的来源和期限都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从而导致了金融的脆弱性。相比金融脆弱性而言,银行脆弱性的影响范围和破坏力都更小,这并不是说研究银行的脆弱性就没有意义。对于银行来说,一旦受到外部冲击,便有可能产生诸如盈利能力下滑、不良资产剧增、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流动性不足等危险信号,当这些外在表现形式传导给宏观经济,并逐渐加深对银行本身的影响时,银行的偿债能力就会受到广泛的质疑,进而有可能出现兑付危机、陷入挤兑风潮,并最终造成银行危机和金融体系的混乱。银行的脆弱性的存在是必然的,并不是某一种风险分散方式能够根除的,但银行的脆弱性却不一定会引发银行的危机。首先,如果某家银行出现经营问题,将自身的脆弱性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它能否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还取决于该家银行的市场地位;其次,银行采用更有效率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平衡资产负债的金额和期限,保持适度的流动性,也能很好地防范潜在风险,防止银行危机的爆发。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回顾
2.1.1 宏观视角下的银行脆弱性理论
从早期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大多从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银行的脆弱性,并通过分析这种脆弱性对经济周期和金融活动的作用,概括出两者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宏观视角下的银行脆弱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流派:作为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Fisher认为银行脆弱性的根源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信用才是银行脆弱最好的解释。
(1)周期性理论对银行脆弱性的解释
Marx(1984)通过观察1877年经济危机下大量银行倒闭的现象,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周期和银行脆弱性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危机爆发将造成产业发展与银行信用相分离,银行信用急速膨胀是造成银行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信用层面的阐述为理解银行脆弱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Veblen(1904)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该学说描述了经济周期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是,证券价格的波动若不能与实体经济发展态势趋向一致,则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必然会产生,而波动的幅度则依赖于证券价格偏离实体经济的程度。
Fish(1933)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对经济周期和银行脆弱性关系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负债-通货紧缩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会尽可能高倍放大财务杠杆,以致过度负债,当经济周期性地走向低谷时,企业的偿还能力丧失,金融机构债权得不到保障,借款人被迫变卖企业资产,资产价格倾向奔溃,货币紧缩就会发生。
Hyman.P.Minsky(1982)在Fisher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系统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理论。他通过比较企业预期现金流入与待支付债务的大小,将借款公司分为抵补性、投机性和“庞兹”性三类,其债务风险敞口逐渐增大。资本的逐利性导致银行存在追逐高利润的趋势,在经济繁荣的时期,银行会放松对企业的信贷条件,而受利益的驱动企业会追逐更高的财务杠杆,宽松的信贷环境下企业更愿意提高银行负债的比例。这样一来,投机性和“庞兹”性的企业占比增多。当经济周期从繁荣走向衰退时,企业出现亏损,导致信贷中断的事件大量出现,银行的贷款无法按时收回,进而导致银行破产。该理论认为,金融业对企业激进地增加负债持支持态度主要是出于代际遗忘和竞争压力两种动机。前者是指因为与上次金融危机时隔已久,加之以利好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眼前利益的欲望远超过对危机的恐惧;后者是指在宽松的信贷环境下,若某家银行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导致市场地位的下降。
为了更好地解释Minsky的理论,Kregel(1997)从银行信贷的角度提出了“安全边界说”。在他看来,银行会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设定借款人的风险等级,确定安全边界。良好的经济环境将会改善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同时对应着银行安全边界的降低,这种潜在风险的积累会在经济衰退时急剧爆发出来,银行变得更加脆弱,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2)货币主义学派关于银行脆弱性的主要观点
根据Milton Friedman与Schwarz共同撰写的《美国货币史:1867-1960》的论述,货币主义学派将失败的货币政策视作银行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当局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来引导货币供给,失败的货币政策将会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打破金融体系原有的平衡状态。如果货币政策的不当引发了较大的金融问题,那么这种传递速度还会更快。该观点认为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间美联储错误地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成倍减少,工厂大量倒闭,金融机构破产,经济由此遭遇了重创。
在此基础上,Brunner和Meltzer提出了“货币存量增速论”。其核心思想是,当货币呈现过分紧缩状态时,银行也会出售部分资产来满足央行的储备要求,维持较为充足的流动性。这种货币供需不平衡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而利率上涨,银行的筹资成本又会由于利率的上升而增加,流动性进一步减弱,对银行的清偿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当大量银行由于上述原因而倒闭,货币供给将会进一步减少,金融机构破产的局面也会愈演愈烈,从而爆发金融危机。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rx/1906.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6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