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关于黑龙江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变方式及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工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中流砥柱。2004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5015亿元,工业增加值1230亿元,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7%,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0%。但是,随着近年来电荒、水荒、土地不足等约束的加剧,工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先高能耗、粗放型、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因此,我省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升级阶段,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省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改革

一、转变经济增长动力

  黑龙江省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省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县市领导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够大,力量投放少,思路不够清晰,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根除,发展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几年过去,经济还是老样子,有的甚至萎缩。二是资金短缺的局面没有大的改观。一方面财政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投入能力过低,转移支付不足,多数乡村债务沉重,形成了死结,成为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一些银行金融服务缺位,金融机构受信贷规模限制,企业贷款非常困难,许多市场前景非常好、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由于缺少信贷支持上不了马。三是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市反映《关于加快发展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对资金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支持农村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交通等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强县反映《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十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中的一些权限放得还不够到位,县级管理权限仍然太小,扩权的范围还不够大,自主决策和调控能力不强,发展的活力还不足。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服务业,不仅破坏了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也让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子孙后代福祉的做法应该被改变。

   各县市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路线。最近几年有一部分县市坚持因地制宜政策,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具有特色的发展路线。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依靠自身优势的加工产品型,例如:青冈、克山等县市。他们积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用外部资金来发展自身的农业,持续不断的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二是像勃利、鸡东等县市,依托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他们不断利用这个优势拓宽经济发展的路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加工型,进行产品的系列开发的特色发展道路。第二,坚持以工促农,走统筹协调的发展路子。黑龙江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3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六年保持13%以上的增速。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837.3亿元,增长12.9%;集体企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12.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821.2亿元,增长13.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21.6亿元,增长13.8%;重工业增加值3023.2亿元,增长13.0%。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040.8亿元,增长13.0%;小型企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13.9%。重工业的发展带来财政上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人力物力,政府加大对农业生产补贴,积极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以工促农,优化经济结构,共同持续发展。

二、实现经济增长的对策

   一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打造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和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要求。从党管人才的要求来看,管政策是主要职责之一。要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从人才发展所处的阶段看,我国正处在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新阶段,这就要求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战略抓手,为建设人才强国注入强大动力。从人才工作的实践来看,现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当中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抓住时机加快解决。从国际人才竞争的经验看,良好的人才发展制度是吸引人才的最根本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构建最适宜人才成长和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

   二是要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基点。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些都是经济工作的原则和方针。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在当前不乐观的外部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发展的切实需要。未来国家应以完善民生保障、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居民收入作为依托,同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此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十二五”内需市场潜力。

   三是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严加控制经济泡沫,实体经济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泡沫指的是由于局部的投机需求(虚假需求)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资产内在价值的部分。它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结构的改变,不断优化调整经济模式。同时,在民生问题上,要予以关注,加大对公众事业的建设力度,例如:建设地铁。还可以加大对民众出行方式的改变,不断优化公交路线,不仅可以改变拥挤的道路状况,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房地产行业加强监管力度,打击哄抬房价,炒房等现象;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生产加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行集约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扶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完善服务体系,为群众自主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待遇,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扩大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招商引资升级。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积极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发展进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张国红;王岩松: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王颜齐;郭翔宇: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以黑龙江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徐莉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战略转变[J];当代经济;2003年11期

   记者 孙秀霞: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张国红,冯暖: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jxlw/629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