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摘要:我们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到现在“屏幕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这都有赖于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如以往的枯燥无味。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课堂。合理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 多媒体 课堂教学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育,也是一种勉强不了的事情。强迫学生学习是无法使学生成绩提高的。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再通过自己的思索,探讨,成绩才能有质的飞跃。
数学这一门学科,不像其他语文、英语的,能用语言文字清楚地描述出来。它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区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仅靠一张嘴巴,很难形象地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因此老师教得累,学生也不轻松。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教育,作为一种长期的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到现在“屏幕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这都有赖于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如以往的枯燥无味。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快的课堂。它大大地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更容易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合理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通常占一节课的 ,大概只有10分钟的时间。而且,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怎么浓厚。那么在上课的开始阶段,能迅速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计算机的使用,能够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图像,创设一个直观形象的情境,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所以说,学习离不开游戏。
通过不同的数学小游戏,把数学的知识点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并不断积累巩固。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地教给学生。
如:在四年级学习“确定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可以设计“猫抓老鼠”、“砸蛋游戏”等,把数对的知识融入到学习当中。让学生从玩中学,这样的课堂会生动很多。
又如:在五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一个“麦当劳叔叔来送礼物,进行摸球抽奖”的情境,让学生从传统的老师“逼着学”,到自己“愿意学”进行一个转变。
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并激励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教学过程顺利地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使知识更容易区分、领悟和把握。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跟数学的抽象性相矛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老师的能力有多强,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是难以用三言两语去表达的,要让学生短时间区分并接受一个新概念、新知识,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通过多媒体,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多媒体能够使课堂的教学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在合适的时候,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在那种老师难以讲明白的情况下,多媒体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如:在六年级学习“圆柱的体积”的时候,通过电脑的动画,我们可以把圆柱的底面尽可能多地平均分成若干份,并把它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电脑的不断演示,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领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进而去探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学生好动,喜欢动手操作,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地调动学生的眼、耳、脑、手、口,能更容易地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并且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如:在二年级学习“分一分”,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的时候,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同时配合学具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反复进行操作,进而体会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课件的动态演示,可以让学生牢记“分”的过程,掌握要如何进行平均分。
三、能更有效地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的40分钟时十分有限的。在传统教学中,运用黑板、小黑板、练习卷等来做练习的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练习的容量也会偏大。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对练习进行筛选,使题目难度循序渐进,做到分层练习。如果在学生做对或做错的时候,能播放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效果会更好。通过一些形象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往往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时,学具操作、多媒体配合,两者双管齐下,对学生的理解,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如:在五年级学习《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练习上常有这样一道题:把一个涂色的正方体切成27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后,只有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面呢?
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魔方,然后让学生拆开,学生马上能明白。再配合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很容易就懂了。
当然,计算机的在课堂中,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功能。过多的使用也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问题。如:“过分强调欣赏性,干扰课堂教学”,“注重感官刺激,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忽视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对后进生带来负担”等等。因此,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总之,在数学的课堂中合理地利用计算机,能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只要这样,数学的课堂才能“活”起来。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900.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夯实地理基础完善读图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而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化的学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的从学生的根本角度出发,重视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许多优势。多媒体教学的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金庸武侠人物归隐现象分析—以“射雕三部曲”为例

    摘要: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中有9部的结局都是以主人公的归隐收场,这些江湖大侠或是因形势所逼而隐于塞外,或是因性格使然而甘于平淡。他们总是在功成名就,誉满江湖时悄然离去,去找寻属于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7日
  •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各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去完善落实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出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浅谈我的数学课堂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又是一年高考时。近段时间的报纸,广播,电视……所关注的都是2012年的高考。看着,听着,回想着,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离开青青校园走上三尺…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框架2.1研究的理论依据2.1.1新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倡导建构性的学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发起与逐步推行,各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关注。而初中生物作为一项极具科学性与实用探究性的学科,如何改变其原有的授课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初中生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教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和教育改革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改变着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起到了激发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对使用信息技术还缺乏着足够的了解,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初中体育优化教学之我见

    摘要:就体育课程而言,在学会和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国际化和多元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综合体育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绪 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力也日益增强。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日益成为有时代责任感的教育者的共识。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艺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