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激发物理学习的尝试

在现在的课改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教学过程中根据物理特点和学生的现有水平,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注意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达芬奇的话告诉我们在认识物理知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形式,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又是我们把实践和知识结合的最佳方式。“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的话完美的概括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在物理学中,许多重要定理,定律都是经过实验得出来的,例如,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等。许多的假设、推论,都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假说等等,都是在经过了实验的验证后,得出它们是正确的。如果说物理的发展史中没有物理实验的贡献现在的物理就没有今天的繁华。没有创新,就会使物理实验走上绝境。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创新则是实验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理论之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大量的单个观察,无疑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说,实验能力在物理创新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呢?密立根的话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提供帮助: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所以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要在学生学习物理的整个过程逐步提高,我在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的。
一、充分理解课堂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本来就不高,有时候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知识单纯的“看实验”。几乎不会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做实验之前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设计注意事项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看的同时思考问题,让被动学习成为为主动学习。让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
在初三课本中的“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这一个演示实验时。我让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去思考在这个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器材,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选用实验器材时,有的学生漏掉了弹簧秤,有的学生选用了刻度尺而有的学生不选用刻度尺;在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时,有的学生坚持应当测量出动滑轮的重力,有的学生则说不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了争论,最后学生得也一致的见解。做完演示实验后,我又进行了点拨:“现在,我们已经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了,一个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何知道你的推想是否正确呢?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实验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了利用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二、利用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创新能力。
自主实验作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往的自主实验中,学生的实验都是老师提前准备好的,在实验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步骤去实验,学生没有自主性,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是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也就谈不上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创新能力的提高。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中写到:“那种认为可以用强制的办法或所谓的责任感来代替观察和探索的乐趣的想法,真是一个最可悲的误会。”他认为,一个人的好奇心是神圣的,它使人们对观察和探索产生兴趣。学生对实验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鉴于以上所说,我在学生课堂实验之前,先让学生去讨论实验的时候,需要的实验仪器。例如: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分组教学。我先让学生分组是否可以利用仪器测出导体的电阻,如果不可以利用实验原理找出需要的实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利用领回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的小组利用探究欧姆定律的方法来做。有的小组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来做,有的小组用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来做等等。在实验中各小组还利用别组的实验仪器交换电阻进行测量,比较测量的方法,找出各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测试发现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很有利于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生活中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没有兴趣,那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其实验能力。中国古语说过:“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同样说明了兴趣对学生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课外实验正是激发、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吧课堂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的有效途径。
例如,学习大气压的知识时,我给学生留下一个题目:“被吹大的气球,如果不允许将口扎死,你能够想一个办法使它不变小吗?请用实验验证一下你的想法。”结果学生在课下非常主动地思考并实验。例如:有的学生在气球中灌入水;有的学生将气球放到一个大瓶了里,并将大瓶子里的空气抽出后,将气球口与瓶口粘在一起;有的学生在气球中放进了沙子……
综上所述,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可以从演示实验,课堂学生实验,课外活动实验三个方面去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知道劳厄曾经说过的话:“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论当成教学的重点。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自己完成实验的能力,让他们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产生积极的实验创新意识,从而逐步达到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的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232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生物教学中如何让“灰色学生”亮起来

    【摘要】有关研究表明,那些班级中成绩尚可,但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受到关注是最少的,我们通常把这类学生称为“灰色学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展注意到这个庞大而又不受关注的群体,很多…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寻求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学改革的一个前沿阵地,在提高学生素质,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初中语文尽管在教学模式方面有了很多的尝试,但究其根本,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试析服务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二,谈吐风度,声声入耳  现今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而航空业中的人际关系则更是如此。别人花费比其他交通运输业高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金钱,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安全、舒适、暖心的服务,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金庸武侠人物归隐现象分析—以“射雕三部曲”为例

    摘要: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中有9部的结局都是以主人公的归隐收场,这些江湖大侠或是因形势所逼而隐于塞外,或是因性格使然而甘于平淡。他们总是在功成名就,誉满江湖时悄然离去,去找寻属于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7日
  • 【素质教育论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摘要] 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个教育目标已为国内教育界所公认。本文重点从人文素质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展开论述,针对当…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有效教学精于“与时俱进”——由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活动所感

    二次函数章节是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来是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更是初中生学习活动的难点。在“二次函数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乐趣

    摘要:历代许多远见卓识的教学理论家和教育家都留下了他们关于“乐学”的非常好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中国教学论中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新课标的实行,变苦学为乐学,发起了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策略与方案

    高中生物的知识错综复杂,知识点小并且密集,各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相互的联系,因此老师的备课以后的学案要别具一格,通过素质教育在再次消化教材与分析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出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3日
  • 浅析呼吸对古典舞的重要性

    摘要:呼吸象征着生命,没有呼吸,生命就不复存在。可见,呼吸是对世间万物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舞蹈,呼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呼吸赋予舞蹈生命力,在舞蹈中贯穿于始终,…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