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贸易;对外贸易
一、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综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早通道,是中外各国、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及随后匈奴威胁的解除,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并成为中国对外陆路贸易的最主要渠道。 [1]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的证明。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为实现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而努力。
1.1 封建时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对外贸易
从西汉时的张骞西域到鸦片战争之前是封建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两个阶段的对外贸易,有助于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使我们深刻理解了对外贸易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关系。
1.2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
在这段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可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在这两个不同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显著差异。
1.3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走上新的轨道。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加快了速度。加入世贸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令世界瞩目。
二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中国应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来应对挑战。
2.1以质取胜战略
这一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是续发展,是针对我国我国出口贸易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一战略下我国提出了三项以质取胜的措施:一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中视出口质量的意识。出口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商品质量是民族精神的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二是重视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认证体系。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国外技术性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标准化体系,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质量管理向国际靠近,也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有力证据。三是国家名牌,创立出口商品。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形象,是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证,我国正是缺乏名牌产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应致力于培育国家名牌。
2.2出口商品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对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战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这种对外贸易实质是一种粗放式增长的对外贸易,很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基于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通过深化市场改革,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实现对外贸易的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2]
2.3 市场多元化战略
市场多元化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抵制地区贸易集团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拓展我国的出口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减少我国对一些市场的过分依赖,使我国外贸由被动变主动。[3]为此我国一系列的多元化战略措施,一是财政支持,二是金融支持,三是保险支持,四是举办国际展览,五是各项外经贸业务相互促进、相互结合。
2.4 科技兴贸战略
为加快我国有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中外经贸新发展的重要战略 ,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至今,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已初见成效,为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与出口贸易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出口拉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三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我国对外贸易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前的对外贸易,二是入世前的对外贸易,三是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遵守独立自主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互惠对等原则以及外贸与外交相互配合原则。
3.2.1 与美贸易关系
(1)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 。进入90年代以后,加工贸易在中国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贸易中都成为主要贸易方式,其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市场则为美、日、欧国家。表面上看,中国从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获取了较大的顺差,但实际上中国只能获得少量的加工费用。这显然不能真实反映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情况。
(2)贸易转移效应 中国输送到美国的商品中,有90%是取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美出口。台湾、香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在中国内地投资后,转出口到美国,但美国把贸易额都算到中国头上,从而加大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
(3)以转口贸易为主 中美之间的贸易,大量货物都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
3.2.2 与欧贸易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主要表现在中国“入世”以来,特别是今年来,中欧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双方投资大幅度提高,双方技术贸易比较活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欧双边贸易存在不平衡,欧盟的集市贸易壁垒门槛较高。但是中欧发展的前景还是好的,中欧在贸易上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尤其今年来,中欧政府频繁互访,是双方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3.2.3 与日贸易关系
中日两国是邻邦,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自从1972年中日建交实现正常化以来,中日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中日双边贸易正在稳步增长,节能减排成为中日合作的新亮点。但是中日合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日的贸易争端日益增多,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减少,中日能源利益冲突加剧。
3.2.4 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我国与东盟建交多年,关系一直比较稳定。近20年来,我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持续增长,双向投资力度加大,东盟国家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双方的服务贸易呈现互补性。
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4.1 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
(1)与欧盟的贸易摩擦。
目前,许多欧盟国家的产品和贸易结构与中国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虽然鉴于品牌和技术层次的不同,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竞争特征,但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品牌建设水平的梯度升级,这种错位竞争的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导致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4]
(2)与美的贸易摩擦。
长期以来,中国与美国贸易关系保持比较平稳和良好的发展,同时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美国对 我国贸易政策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和加剧进行的导因,其政策及特点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诸多领域,比如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农产品贸易与纺织品贸易问题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鲜明体现。
(3 与日本的贸易摩擦
随着中国对日本出后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也越来明显。日本对我国采取的形式多样,包括技术壁垒、反倾销、卫生检疫标准、环保标准、保障条款等,以此来阻止中国产品出口到日本。
4.2 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
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时,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主要表现为反倾销、反补贴等。
结论与展望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摩擦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道路崎岖坎坷。对此,我国应该加强教育与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同时,我们也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应对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来维护我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
[ 1]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2] 徐鹏杰.[D].山东:聊城大学,2007
[3] 哈冰.[J].江苏商论,2003,
[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N].中国经济时报,2006.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gjmy/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