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浅谈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摘要:加工贸易是中国经济出口贸易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但其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创新性和产业结构上需做出重大改变,本文就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主张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寻求出路,力求建设具有创新性并且在国际中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工业。

关键词:中国加工贸易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一、引言

中国加工贸易作为中国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在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国内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其存在的消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马强(2005)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动权仍掌握在外资企业中,其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会受到外资企业战略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弱,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社会环境不稳定的问题。黄菁(2006)研究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差,所产生的市场影响力差,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裴长洪、彭磊(2003)认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是增值率增长缓慢、产业关联度低且加工贸易的出口会导致国际贸易的摩擦频频,易破环国家经济安全的稳定。张游(2009)则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只是利用了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未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应努力掌握核心技术,转化为“中国制造”。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工贸易也着经济发展逐步走上新的台阶,加工与贸易量逐步上升。中国加工贸易拓展海外市场能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利用国内劳动力优势拉动国内就业,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但在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产业结构低下,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带动效应差,外资比例较大等问题,正在困扰着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而从产品的角度分析,中国技术性资本品相对短缺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低,在简单的加工劳动中多劳多得的情况与技术垄断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从劳动者福利上看,就业加工贸易中非国有比重偏低,而国有企业所产生的税收和国有收入由于政策的原因不能全方位的合理的弥补到劳动者手上,这样就导致中国加工贸易的劳动者福利偏低,劳动力的积极性会愈发降低,影响加工贸易的加速发展。

另外,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的地位,由于规模化的要素优势,贸易的顺差状况持续很长,另外,大量引进外资也导致资本项目造成顺差,导致整个贸易情况变成“双顺差”的状态,但是,同巨大的贸易优势相比,国民福利,并未随着资本的流入而提高多少,反而由于专利技术的不足,利润差额都流入外国资本家的手中,中国加工贸易带来的就业量只能转化为廉价的劳动力而非专业的技术劳动力。而当前,中国约4000万人从事着加工贸易这一行业,加快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国民总体的福利,变得刻不容缓。这也有赖于国民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正确的区域企业产业结构整合。

政策上对加工贸易一直采取“放羊式管理”,然而政府的管理能力不足以成为牧羊人,监管上的力度不能有效管理好加工贸易这一群羊,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管理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组织松散,行业内不能有效的产生团结竞争的气氛,不能引导加工贸易产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那样就好比赶一群瘦羊去一片贫瘠地,如果不能有效的优化加工贸易环境,这个产业最终只会营养不良,最后衰弱并失去竞争力。

三、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重视科研事业的发展,增强本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加工贸易的企业大多从事加工贸易,利用外国品牌和技术,缺乏自身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及创新意识,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使得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弱。为促进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应重视自主开发和科研的创造性力量。因此,政府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创新以及出台政策支持企业进行高新科技的创新。其次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保障每个知识人的产权,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假冒伪造品牌,抄袭模仿技术的侵权事件时常发生,而现有的法律不能对其有效的限制,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最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要素,由于劳动者素质低下使得劳动者只能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阻碍了企业发展。

(二)区域之间要促进合作和平衡发展

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在东部率先进行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能有效地向中西部转移,导致产业升级缓慢,不能兼顾发展。依据当前形势,可在中西部大力发展较低级的加工贸易来吸纳集中在东部的劳动力,建立起基本的产业集群基地。然后在东部发展高水平的加工贸易基地,生产高新产品,同时培养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带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从而带动西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从东西部优势来看,虽然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是东部可以向西部输送技术人才发展当地的加工贸易,而西部可以向东部输送加工贸易所需要的资源。以互助的方式实现东西合作,完善加工贸易的区域体系,实现产业的区域型升级。

(三)提高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中国的加工贸易一开始是靠引进外资企业,依靠简单的“三来一补”的经营模式来发展的,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只赚取工缴费,盈利模式相当简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外企的保密因素,不可能学到十分先进技术、设备制造、管理经验。因此要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学习西方先进的转型道路是一条比较好的捷径。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基地,重视对中国本土人才技术和营销技巧的培养,储备中国加工贸易人才。企业也应该多与外资企业进行交流和参访,多与外资企业合作经营加工贸易,承接外资企业的一些先进技术项目,从而带动本土加工企业,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恩, 刘青.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5): 19-24.

[2]李晨.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4): 82-90.

[3]刘宇. 如何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 经济导刊, 2010 (5): 58-59.

[4]黄菁, 杨三根. 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1): 41-47.

[5]吴建新, 刘德学.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 2009, 29(4): 15-20.

[6]武俞辰. 中国加工贸易之现状与升级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09, 12: 068.

[7]王元颖. 开放型经济下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55-62.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gjmy/6779.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