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使财务管理的地位更加提高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也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加大了力度,通过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同时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与对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随之变动。而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应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目标仍有争议,主要代表性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外部宏观经济变化对其影响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导致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存在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方面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2)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突出表现在:单位财务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导致责任不清,形成呆账坏账。
1.2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管理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对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表现积极,对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研究相对不足,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资金使用管理薄弱,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少数单位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超标购买小汽车、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款进行高档消费,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
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如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时常打打“擦边球”,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经费支出缺少计划性,超范围支出时有发生。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特别是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效益的理财理念,重使用而轻管理,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1.3事业单位存在资产管理有漏洞
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开支使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首先表现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人均资产相差悬殊。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国有资产的不同地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配置水平差距较大;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脱节,缺乏约束,一些单位不顾实际需要,重复购置或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性能,超编、超标配置使用资产。有的单位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维护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单位不按要求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理和盘点,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致使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
1.4 事业单位存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有的单位资产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盘点,没有按照会计凭证进行登记,或者是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帐外资产,致使总帐与明细账不相符,账面资产与实际不相符,久之则造成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的毁损、变质和流失。
会计核算不符合制度要求,内控制度不健全。许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自行设臵和随意使用、混用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会计信息大量失真。有的单位经常有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支出未按规定通过银行结算,擅自提高费用开支标准和范围,还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全部银行印签由会计或出纳一人保管,内控制度随意性强。
1.5 财会人员素质较差
近年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大规模开展,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也有部分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训练,平时不注重学习提高,理不清科目、账簿、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总按自己的习惯进行帐务处理,因此,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或者理解不准确。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尽管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规定还算了解,但是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对一些明摆着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权,甚至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这些职业素质差、能力不高的会计人员阻碍了单位财务管理应发挥的作用。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2.1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要建立起岗位分工制和轮换制,特别对于不相容的岗位,如会计和出纳,不能让一个人担任,而且对于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人担任的时间应有一定的期限,到了这个期限,就应当实行轮换。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会计科目的使用,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各个总账、明细账、流水账等会计账目之间要相互勾稽,内容清楚,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报表等资料也要根据相关规定来制作,符合《会计法》、《税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使企业的会计资料能够真正为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和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数据。
2.2 加强单位预算管理
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各项收支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支出要考虑合理性,做到出有凭,入有据,费用报销具有实效性,做到监督有力。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三公经费支出做到,严格按照三公经费预算标准执行,报销金额与票据符合,对于不合理的开支完全杜绝。
2.3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有条件的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或确定专职的内部审核监督人员。严格财务管理程序,明确职能,强化责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并定期开展内部财务检查, 对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审查,向单位行政办公会或职工大会通报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要主动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要认识到内部监督有其局限性,来自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纪检以及上级部门的财经监督可使单位管理更加规范和合规合法,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财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加强监督,掌握资金流向,把各种专项资金管好、用好。对各种财政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堵住各种漏洞,防治腐败。要特别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预算外资金来源、金额和去向等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核查,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考核,防止预算外资金滥收和违规使用等现象。
2.4加强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
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杜绝无证上岗;定期不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奖罚分明;要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须条件,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做到财尽其效,物尽其用,使财务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2.5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对那些不称职,工作能力差的会计人员进行调整,这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核算,实现会计电算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新观念,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证国家财经制度的贯彻和实施,保护国家财产的完整,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工作严谨的职业习惯,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财务工作技能,从而使各项会计工作都符合会计工作规范。
3结束语
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国对财政、税收、投资等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令人瞩目。而这些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新体制的有效运行,都与会计基础工作密切相关,都要通过财务会计来运作、反映和监督。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工作者扎实有效的工作,否则,就不会有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也不可能健康、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珽.浅析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对策[M].金融经济,2010年 20期
[2]魏青峰,杨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初探[J].电力财务会计,2009年15期
[3]高振斌.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期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cwgl/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