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摘要:相同点就基本框架而言。中美企业文化都大致分为民族心理、地理文化以及文化渊源这三大部分。

关键字:东西文化,背景,差异

(一)民族心理的差异

   民族心理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因素的总和。东方文明注重综合,整体思维比较发达,但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时代局限性,细节容易被忽略。而西方文明注重分析,还原论和原子论的方法发达,分析的精密达到了十分深入的地步,但是具有形而上学机械的时代局限性,整体容易被忽略。东方文明注重和谐、同一,西方文明强调个体、对立。东方文明重系统、综合、内倾,西方文明重个体、分析和外倾。

   (二)地理文化的差异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复原辽阔、地域甚广,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口密度大,居民民族感较强,国家凝聚性与统一性较好,使得中国人注重信义与道德,这也是在评价人的首要条件。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它的文化根基本来就很浅,但正是这样就使得美国文化中缺少思想的禁锢和僵化的传统。美国幅员辽阔,人口较少,由于人口密度小,具备多次改变居住地的条件,多数美国人平均三到四年就迁徙一次。因此,美国人养成了喜欢多变的性格。另外美国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矿产资源,给美国人择业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美国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求得生存。

   (三)文化渊源的差异

   中国在整个弥生文化时期都是以农耕文明为积淀的国家,民族长期处于儒教文化之中。尤其以汉唐文化最为出众,。这种双重文明的社会结构也使得中国易于接受变革,这对中国文化以及属于亚文化的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在的美国人大部分是当年移民的后裔,所以美国文化传统是当时最先进的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美国在整个移民过程中文化的整合,是以先进的欧洲文化对其他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熔炼”过程。可以说,美国人在建国伊始就站在一个相当高的文化起点上,而美国对欧洲传统的继承是一种高度选择后的继承,美国人吸收了欧洲文明的精华,而又摆脱了欧洲古老的制度束缚,这使得美国文化的发展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的移民运动到十九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人都曾与恶劣的环境进行了十分艰苦的抗争。

二、中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但是独立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1807年,英国为与拿破仑作战,炮击美国战舰“切萨皮克号”,强征舰上海员。此举激起了强烈的反英爱国情绪,18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在用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不料,禁运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英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本国也生产粮食),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禁运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殖民性和依附性。在强大的压力下,《禁运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然而,正是这个禁运风潮,使美国制造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至1810年制造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2亿美元,相当于禁运前出口总额的2/3。禁运使国内制造业不再面对国外竞争,工业品价格上涨又使制造业利润大增,航海业、对外商业的萧条促使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业。更重要的是,禁运使美国人初步懂得了制造业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从而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摆脱经济的依附性带来了第一线光明。

就美国国内而言,从原有的殖民地型社会经济结构,向以制造业集团为中心的自主型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斗争。 内战爆发后,道格拉斯本人匆匆赶往白宫,表示坚决支持共和党,打败南部集团。道格拉斯和他所代表的北部买办商人集团的转变从政治上奠定了南部失败的基础,这实际上是美国从依附型社会结构向自主型社会结构转变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

   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卷入了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的竞争中,同时经济危机也不断威胁着经济发展进程。这种情况下美国精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工业化开始成熟,在1869~1919年之间,工业制造品的产值由14亿美元上升到240亿美元.美国铁路和电报网络的建成使全国市场统一起来,制造者可以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设置工厂,并将其产品销往美国各地.现代企业制度形成。

    从历史的角度,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企业文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忽视人到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

   这一点表现在美国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泰勒制把人当工具,不把人当人。20 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是这种旧式管理的典型。在福特公司里,”工人已成了机器人,他们身不由主。经常有人监视和注意他们,甚至下班之后也是如此。机械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美国企业史学家塞利格曼称福特汽车公司是实行”极权主义的楷模”,是对工人实行”恐怖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是不可能受到尊重,更谈不上有什么权利和价值。

企业文化强调重视个人权利,发挥个人作用,鼓励个人奋斗,树立个人英雄形象,正是美国企业家在面临逆境的情况下,为了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而力图缓解这一矛盾的一种尝试。许多美国成功的企业在不损害自己利润原则的前提下,都把面向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放在重要地位,把它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荣誉之本,受挫之源。现在许多美国成功的企业都认识到,在新的信息时代,哪家公司最能获得成功,将取决于它们的经理能否很好地开发和培养人才资源。

2.顽强的创新意识,激烈的竞争精神

   美国企业中顽强的创新意识和激烈的竞争精神随处可见,这是美国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乐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在企业文化中的反映。美国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精神,催促我们求新求变的也正是这种精神。美国企业家在不断寻找新的创新机会,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追求卓越”、”寻求优势”成为美国优秀企业的座右铭。可以说,美国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竞争型文化”。在创新文化驱动下,许多成功的美国大企业进一步强化市场法则,加强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并以此为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不少新产品都是由一些非正式的秘密小组搞成功的。实际上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有竞争才能发展。许多公司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持革新的系统,鼓励人们冒尖,培育和支持革新迷。美国社会上和企业内部设立的风险资本为那些敢于冒险、敢于革新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风险资本在美国发展速度之快,对企业发展和新技术开发作用之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是很突出的。早在20 世纪初(1910),美国就建立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60-70 年代以后大量涌现。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风险资本是美国企业文化中创新和竞争精神的体现,是高科技产业的助产士。 正是那种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使许多美国企业家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不断发明新产品。在美国企业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管理学家不是偶然的。它是美利坚创新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如亨利·福特首创世界第一条大规模生产流水作业线;泰勒最早创建”科学管理”原理;德鲁克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制度”;通用汽车公司的A.斯隆首开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先河,创造了高度集权下的分权制;杜邦公司第一个建立行政委员会领导体制;等等。美国人发明的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的至今仍为许多企业所借鉴和采用,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可以说,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创新是许多美国成功企业保持活力的力量源泉。

3.从着重依靠”制度管理”过渡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重视管理哲学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重视”制度管理”是有名的。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之一。从泰勒创立”科学管理”学说起,”制度管理”在美国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制度强调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数学化(量化)。它有助于明确管理者、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责权关系,有助于加强广大职工的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有助于减少时间和材料上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有助于组织一些大型科研计划或系统工程。如美国在1961年组织的规模巨大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中,先后参加这个计划和研制的人员有400 万, 200 家公司、120 所大学分工协作,奋战8 年,耗资300 亿美元。这么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是没有先进的科学管理和严格的制度是不可想象的。总之,这一制度曾为美国的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过极大的作用,创造了比以前高得多的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管理哲学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同时也使很多的美国企业得以成功。美国企业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其独具特色的中美企业文化,并凭此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如IBM、摩托罗拉和朗讯等。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ctwh/9509.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5年1月5日
下一篇 2015年1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